除了黄磊,《张卫国的夏天》的成功,还得记上这9位演技派的功劳
开播第八天,《张卫国的夏天》的网络播放量,破了3亿,比我预想的要更早一些。
毕竟,这就是一部从平民生活的视角来讲述中年人故事的生活喜剧,并非市场上流行的人生爽剧,剧中几个中年人的人生,都是又惨又好笑,但这种好笑背后,也不是笑点的简单堆砌,而是带着温情和力量,以及对中年生活的反思。
总之,这本应该是从上到下,都写着慢热两个字的剧,但现在来看,无论是收视、网络热度还是讨论度,热得一点都不慢。
最难也是最难得的地方在于,黄磊这次要拍的,是生活本身。
人的一生,最确定的东西,就是要生活。
过日子,是人生的终极课题,也是最基础的戏剧冲突。
人人皆要面对的东西,最难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也有对生活的不同感悟。
这或许是近十年来,令观众感同身受的生活剧比较稀罕的原因。但《张卫国的夏天》开局口碑竟然不错。
有人看完后惊喜地表示:张家长李家短,从北京到南京,剧情一浪一浪,无根无根基 相依为命,又哭又笑。
还有的已经“等的有点着急”说:更新的太慢啊,看黄老师和刘老师在戏里戏外师兄师弟,各种中年失意。
还有一句我特别赞同:“喜剧的外壳包裹着生活内核,荒诞和荒唐才是常态,还是得有点阅历的演员才能演出味啊。”
确实,对于一部生活剧来说,无论人物塑造、人物关系、剧情趣味,还是主题表达,必不可少的,是演员们的表演。
追剧中,我常常被剧中的人物所打动,这些演员用精湛的演技,把一个个人物给演活了,仿佛就是你我住一个胡同的街坊、朋友、家人。
能有一部剧将这么多优秀演员集合在一起,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别样的观剧享受。
我从中选出了前四集最打动我的“配角”,并找出了他们的演技名场面。
生活,既无需演技,本身也是最高级的演技。
顾林无疑是该剧目前为止在观众中最具争议的角色。
作为林宏年的养女,养父回家,她的反应冷淡。养父来到北京支持她学画,对她有求必应无比热情,她冷冷地一句,“没问你”。
在北京顾佳怡联系了初恋男友,一看到对方开着豪车订了豪华酒店,顾林立马两眼放光,鼓励妈妈和初恋单独吃饭培养感情。
如此种种,都让顾林成为年轻角色中不太讨喜的那个。
但就角色塑造来说,角色讨喜度并不是评判演技的标准。
毕竟,作为剧中的年轻一代,因为剧中的身世背景、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等,如果人物不是浑身带刺,反倒有些不符合她在剧中的角色设定,也无法激发必要的戏剧冲突。
所以,李林谦对角色的理解和诠释都是正确的。
因为学画问题和家里发生争执时,她在短时间内,把人物内心的愤怒、倔强和无助全都表现出来了,很有张力。
而在大部分时间,她在这部剧中放松的演绎手法,很好地演绎出了新一代年轻人独立、自我的特点,角色完成度不差。
当年在《孔雀》中以呆萌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冯瓅,
在这部剧中却演出了一个主角们最精的师兄弟。
作为早年离开了戏班,如今开着大奔,手下养着几十号人,高级饭店的保安都对他毕恭毕敬的社会成功人士,大宝实力演绎了什么叫越有钱越抠门。
那场师兄弟聚会的戏,他打扮得光鲜亮丽,手戴大金表,脖子套着餐巾,一直调侃看起来最没成就的男主张卫国,但到了结账的时候,一群人抢了半天就是没人动真格的,最后说拉个群AA,还是张卫国默默去前台买了单。
大宝嘴上说 “你先垫着,过后我们转给你。”转身就走了。
后来张卫国被骗了70万,去找他借钱,支支吾吾半天没法开口,他主动挑明了,随后开始哭穷。
结果是一个大夏天连空调都不舍得开,还说什么“绿色养生”的大老板,最后拿一个假瓷马把张卫国打发走了。
看到这样的角色就感到这部剧拍的不是故事,而是生活,代入感太强了。
冯瓅不仅把一个有钱抠门的主角师兄弟演活了,还把一个活得贼精的社会人演活了。
作为大老板在师兄弟面前的显摆,抠,猴精等性格特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一个戏份不重的配角,从人物群像中“鲜活”了起来。
《张卫国》的故事立足北京,具备一定地域特征,京味气息浓厚,而毕业于北京戏曲专科学校的老北京侯桐江,在剧集开场就给足了京味儿。
在剧中,这个角色是被太监收养的孤儿,看似搞笑的情节之外,其实带着角色深重的悲情。
晚年的老爷子穿着洗得发皱的跨栏背心,拿着个保温杯喝热茶,吃着儿子带来的豆浆包子配炒肝儿,看起来悠闲的晚年,观众却能发现他心里有事儿。
看《新世界》里的关山月,就觉得老爷子演戏有股子老北京人的气节,这部剧又见到了。
这股子力量一直蓄到了角色最后一场戏,对张卫国说出身世,砸掉瓷马,让观众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张力。
角色看似不言语,但却心思细腻。老爷子活得很透彻,很清醒,很仗义,角色去了,两个主角一直念着他的好,这就是角色的分量。
韩童生在剧中扮演的张大车是张卫国的老丈人,尽管前四集戏份很短,但和黄磊的对手戏却特别有意思。
两个人坐在小院里都在假装轻松,其实一个急着想要取回放在张卫国那的存款,一个想着怎么过关,内心都焦灼无比。
面对张卫国的忽悠,张大车既要顾着对方的面子,又要见招拆招,一场追债戏,拍得像武林高手过招。
最后貌似点醒了张卫国以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届年轻观众可能无法理解为何讨自己的钱都这么难,其实韩童生演的是老一辈人的人情世故。
真正会演戏的演员,永远演的是剧本之外的东西,什么呢?人物关系。
韩童生这一连串的动作设计和神情仪态,行云流水,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到这个北京大爷,塑造得太传神了。
这次他演的是传媒公司老总,也是林宏年的顶头上司,戏份不是很多,主要是和刘奕君的对手戏,但每次出场都压场感十足。
从剧情来看这是个有点严苛、有点不近人情的人物,他有着标准管理层的嘴脸,对于林宏年这个老部下始终是笑脸相对,但每句话都在暗示他。
看他的表演会让人忍不住代入自己过往面对领导的紧张回忆。
能演出这种共情的表演无疑是成功的。
他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应该是开掉林宏年的那一场,表面依然和蔼可亲,到最后还在为林宏年考虑,“你主动辞职,我对外也好说一点嘛”,但每句话都在下刀子,也是因为有了这么精彩的表演,才更激发了刘奕君的演技发挥。
出演过《我爱我家》、《顽主》等多部京味儿影视剧的李耕也是老戏骨,不过在《赵氏孤儿》里请葛大爷吃饭喝酒十分厚道的他,
在本剧中却演了个活该被张卫国在心里骂一万遍杀千刀的骗子。
他演的骗子董老师,角色已经不能用“塑造”这个词来形容,你看他的一个眼神,就自带那种文物鉴赏家老玩家的气质,从他研究文物神情,到嘴角上翘的喜悦,就用一秒钟,已经足以让人深信不疑。这就是行家啊!
所以当他对张卫国说瓷马起码能卖2个亿的时候,估计很多观众都和我一样,误以为张卫国真要发大财了,所以看到瓷马被砸了我都心痛不已。
可他倒好,最后都没跟张卫国和观众告个别,直接带着骗来的70万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看这精简干练的造型、满面慈祥的笑容,谁能把他和诈骗犯联系在一起?
由此也可见李耕的表演功底之深。
当然我也很期待李耕老师在剧中能再出现一次,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张卫国自己的血汗钱和欠老丈人的钱,有着落了。
这几年苏小明在国剧婆婆妈妈领域已经演得驾轻就熟,这次苏小明依然演的是难搞的长辈。
周晓秋代表着一部分母亲的经典形象,硬生生掐掉了女儿顾佳怡跳舞的梦想,一直到女儿长大依然习惯用自己的喜好搞“爱的绑架”。
但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演绎方法,这次周晓秋使得更多是暗力。
女儿不好对付,就在女婿林宏年那里下功夫,正面不好强攻,就旁敲侧击逼着女婿带自己去北京。
最精彩的是女儿女婿和她摊牌那场戏,她见势不妙就故意装病,装头疼连汗都出来了。顾佳怡和她交手多年,一眼就知道老妈要干啥,立马佯装要给医院打电话。
周晓秋一听救护车出车要给钱,瞬间一把按住了电话,顿时变得浑身是劲了。
这个角色目前为止不算讨喜,但这就是现实中常见的人物,不过好的角色是一体多面的,而不是非黑即白,接下来就看这个角色如何“口碑逆袭”。
海清的表演实力,是观众有目共睹的。
在任何时候,不管是都市剧还是乡村片,海清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认为作为“国民儿媳妇”的海清,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观众,对海清的演技存在深刻的误解,海清的表演绝对不是没变化,而是根据角色精准调整。
比如顾佳怡因为成长过程一直被母亲打压,海清演的时候,角色性格中会带着一股中年反叛的倔劲。
目前全剧最出圈的场景,无疑是张卫国给父亲江葬,结果一阵风吹过,海清饰演的顾佳怡一句“你洒了啥子东西啊”,接着两人在江边一个追一个跑,整一个又惨又好笑,把观众笑得喷饭。
如果这场戏海清演得太夸张,效果就消减了一大半,但海清的演绎效果是:满脸犯恶心,咧着嘴,委屈地骂骂咧咧,还不时吐两口,可是想吐又吐不出来,整场表演又生活化又好笑。
还有一场为女儿学画画和妈妈的吵架的戏,你一言我一语,堪称沉浸式吵架,看的观众想要鼓掌。
但我认为吵架的动作神情还不是海清表演中最妙的部分,最妙的是吵完后的反应,太真实了,抿嘴,眼神带火,整个人像喷薄而出的火山,还没喷发过瘾。
但海清成为生活剧女王绝对不只是大戏厉害,而是她在大多数情况下展露出的“日常状态”。
顾佳怡和林宏年是互怼夫妻,永远说的不是心里想的,到北京后林宏年吃她和初恋男友的醋,说自己愿意把位子让出来,顾佳怡立马说不会让你这么容易得逞,其实是还爱着林宏年。
这才正常啊,怎么会有老婆能放弃刘奕君这样的男人。
顾佳怡对林宏年的态度就是又爱又恨,永远口不对心,这背后是和黄磊“拆伙”之后,海清根据刘奕君的表演风格设计出一系列自然接地气的动作,比如和林宏年睡前的小公主式吵架,这些表演让这对剧中的互怼夫妻CP感爆棚。
和那些时常悬浮在空中的演员相比,海清在表演时,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烟火气。
剧集虽然用了很多喜剧手法,但不会让人觉得拍得轻浮、悬浮,就是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
这对吵吵闹闹的夫妻是我觉得《张卫国的夏天》最温柔的地方。生活就是这样啊,热热闹闹,人间日常。
其实追剧之前,我对于刘奕君演这个带有喜剧色彩的角色是有担忧的。
且不说《伪装者》《琅琊榜》这样的反派,就算是演《扫黑风暴》中的专案组组长何勇,或者是《开端》中的刑警张成,这些极其精彩的表演也跟喜剧没有任何关系。
但事实证明我又一次低估了刘奕君,好像有些演员就是为了超越你的想象存在的:你以为他只能演反派,结果他演正面角色照样经典,你以为演多了正剧的演员喜剧未必玩得转,结果他分分钟告诉你什么是正剧的生活喜剧表演。
在角色塑造上,刘奕君的表演手法就是:“反差感”。一开场角色还是台柱主持人的时候,走起路都威风八面,跟张卫国吃个烧烤,都以为服务生找自己签名。
发现自己会错意,立马把那张证据撕掉,一个死要面子又有些自恋的过气主持人的形象就塑造出来了。
后来被辞退了,他借着酒劲对张卫国大发感慨,多年的情绪宣泄而出,连《英雄本色》小马哥的经典台词都出来了,表面看表演略显夸张,但放到故事情境中简直是不多不少,完美压住了表演的水花。
大多数国产都市剧喜剧表演之所以不好看,甚至有些尴尬,就是演员错误以为,一定要夸张才好笑,但真正的幽默是藏在生活中的,刘奕君把角色的性格自然演出来就很好笑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虽然是个喜剧角色,刘奕君演来却一点都不肤浅,比如被辞职的那场戏,领导一直在装体恤,其实句句如刀,三个特写,一句台词没有,刘奕君就诠释出了角色内心翻天覆地的变化。
忍不住辩解的时候,虽然语气不激烈,表情不凝重,但观众能感受到他心中的不满和压抑的怒火。
这是老演员表演的克制,许多情绪并不需要通过歇斯底里去表达,不形于色,才是愤怒的最大值。
到最后,角色的自尊被彻底击碎。刘奕君一个全身僵硬,情绪都写在身体语言里,不用多做解释,那种压抑、苦闷、不被理解的委屈,就一下子溢出了屏幕。
这种镜头之外的情绪张力,是刘奕君的演技带来的。
正因为观众都能感觉到他情绪即将爆发的临界点,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所以最后和张卫国在饭桌上的爆发,那个带着中年人的倔强、不可一世而又有点好笑的发誓,成为刘奕君在喜剧表演中留下的经典瞬间。
这种对喜剧和正剧表演,在一部剧中完美切换的掌控力,确实是也只有刘奕君这样的老戏骨,才能掌控。
过去从哪个角度看,刘奕君这样的演员,都是妥妥的宝藏。但本剧以后,观众和业界应该意识到,国剧对这座宝藏的挖掘,还远远不够。
很高兴黄磊和《张卫国的夏天》,挖出了这座宝藏的另一面。
写在最后:到底什么是好演技?
说实话,这部剧的角色跟过去国产都市剧中的中年角色,差别实在太大了。
什么霸道总裁霸气登场,什么无处不在的角色滤镜,什么轻而易举在危机边缘微笑着拯救一切,张卫国林宏年他们一项都不占。
可就是这么一些又丧又刚,被生活打趴下了原地站起来继续挨揍的男人,更让观众感同身受。
其实要把剧集拍成张卫国和林宏年之间的爱恨情仇剧也不难,观众早就猜到当年把张卫国表演时的凳腿锯断的,很可能就是林宏年。
但主创要的就是生活的平淡感,有故事,更要有生活,无论是黄磊、刘奕君、海清还是马上会出场的梅婷,他们都扮演了生活中最普通的平凡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甚至有些废柴,更别提开外挂,但最后他们都会继续奋力生活着。
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群平凡中年人的孤独、脆弱、坚持和乐观。
国产生活剧不怎么拍生活有一段时间了,而这部剧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真实而平凡地过日子,那些荒诞的喜感不是演员硬演出来的,而是生活中来的。
他们经历的悲喜,也是每一个普通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悲喜,《张卫国的夏天》只是如实地记录了这些悲喜——用一种轻喜剧的方式。
看好的表演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不会让观众出戏,也不会让观众尴尬,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他们塑造的角色中,看导人到中年面临很多窘迫和生活的无奈,让人哭笑不得,但想想却是生活的真相。
但无论经历了什么,最后剧中人还是要顺着生活的鼓点,朝着前方全速前进。
生活,归根结底,是接受失败,然后继续前行。未来不一定是变得更好,但能接受生活就是好结局。
生活离不开困惑,中年人的生活就是解决困惑,把从困惑到不惑的过程演出来,就叫表演。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群好演员们,演出了生活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