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差错50例……
来源:“编辑校对”公众号
1.,拖不起》文中:拆改不是一拆了事,拆了以后怎么办,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必须考虑进来,这是关系到燃煤锅炉改造成败与否的关键,否则就流于形式。
□“成败与否”应为“成功与否”。
:不仅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居功至伟,也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居功至伟”应为“厥功至伟”。
:在过去的80年中,中外人士对于长征的书写不绝如缕,以长征的故事为主题的图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不绝如缕”用法不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不绝如缕”的解释: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如缕”并无“持续不断”的意思。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亚美尼亚的基础设施状况、投资潜力和投资环境等。
□“目前”和“当务之急”连用,运用重复。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理想的精髓,能激励全体人民为共同的美好愿景而戮力同心、不懈奋斗。
□“戮力同心”应为“ 勠力同心”。
:这招太深邃老道了。
□“老道”应为“老到”。
:坚持以重构用户连接为核心,着力扩大用户规模、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粘性”应为“用户黏性”。
“黏性”还是“粘性”?
问:有人写“黏性”,有人写“粘性”,究竟那种写法正确?
答:“黏性”的写法正确。这两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同。
“黏”字读nián,表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粘”字读zhān,表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体连接起来。
“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着……
“粘”字用于:粘胶、粘连、粘贴……
说“这东西真nián”,要用“黏”字;说“把这张纸zhān上”,要用“粘”字。(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它们包涵了丰富的话题,有值得发掘的深意。
□“包涵”应为“包含”。
(小编注: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当然,网民的意见五花八门,有些意见难免由于掌握信息不全而有失偏颇。
□“有失偏颇”应为“失之偏颇”。
:,要求全国政法机关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活动”应去掉。
(小编注:此处改动不合理。这一改,塔配不当。)
:搞清楚是否存在内部人员与“黄牛”的勾结,并及时公诸于众。
□“公诸于众”应为“公之于众”。
(小编注:“诸”就是“之于”。)
:在星空苍穹般的爱琴海里,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小岛。
□“星罗棋布”用法不妥。“星罗棋布”是动词性成语,“布”是“分布”的意思,再加上“分布”,就是叠床架屋。除此之外,“星罗棋布”的使用条件是:多而密集。
(小编注:改为“小岛星罗棋布”。)
:当今社会粗鄙横行、道德沦丧现象,便是教养缺失的恶果之一。比如,粗鄙语言登堂入室,弄虚作假风气难转。
□“登堂入室”用法不妥。“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使用时往往使用其比喻义。
:不拘形式也不拘言笑,惬意极了。
□“不拘言笑”应为“不苟言笑”。
(小编注:不苟言笑:指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不拘:不拘束。)
:一部令人血脉贲张的话剧激起很多人的共鸣。
□“血脉贲张”应为“血脉偾张”。
(小编注:)贲张:1.扩张突起。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夫金石燥烈,益以火力,亢阳鼓荡,血脉贲张,故筋力倍加强壮。”2.激奋。王树枬 《武汉战纪》:“四川以保路案激民变,粤东、湖北诸省均汹汹起反抗朝议,人心贲张。”
现多以血脉贲张形容人激动、兴奋的心情。
偾张fèn zhāng,意同“贲张”。
此处不用修改!
,但我别无选择”》文中:至少有1万名难民儿童在抵达欧洲后不知所踪。
□“不知所踪”应为“不知所终”。
:只有社会性和空间性的内在结合而促成连续的社群互动的地方,“社区”才名至实归。
□“名至实归”应为“实至名归”。
:一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大家谈的头头是道,但问到读多少书、最近在读什么书,结果却不尽人意。
□“不尽人意”应为“不尽如人意”。
:不曾想,他年没名没分的铁锅炖鱼,一番打造后却成为老家美食文化的一个品牌。
□“不曾想”应为“不承想”。
(小编注:承想:料想。用于否定词后。 )
:全年有14名记者因公殉职,叙利亚、巴勒斯坦、阿富汗紧随其后。
□“因公殉职”可改为“以身殉职”或“因公牺牲”。
(小编注: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
此处不用修改!
:再次明确宣示了大陆坚持“九二共识”、,不容质疑。
□“不容质疑”应为“不容置疑”。
:仍然是制约中医药在基层发挥作用与深化医改的瓶颈。
□“制约”与“瓶颈”连用不妥,可去掉“制约”。
: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人铭刻在心、受益终生。
□“受益终生”应为“受益终身”。
(小编注:“终生”和“终身”都有一辈子、一生的意思,但两者同中有异。
区别(一):“终身”可以表示婚姻,“终生”绝对不可以
区别(二):“终身”可指“社会生命”,而“终生”不可以
区别(三):“终身”与“终生”时间长短不同
区别(四):“终身”比“终生”更委婉)
,坚定做合格共产党员》文中:真正做到善做善成、务求实效。
□“善做善成”应为“善作善成”。
:如今,年届百岁的刘汉润依然坚持学习,尤其是对党史、国史的学习从不间断。
□“年届”可改为“年近”。年届百岁就是百岁之义,而刘汉润今年99岁。
(小编注:届:到。)
:我们乐见其在理念、设计、营销等环节不断满足人们需求的升级换档。
□“换档”应为“换挡”。
(小编注:换挡是“变速杆操作方法”的简称。在长期的驾车过程中,因其名称简洁、直接而被人们流传起来。使用频次非常高。而且操作熟练如何(尤其是手动挡汽车),直接影响着人们驾车的安全。)
,留洋模式待升级》文中:身高1.85米、体型健硕的张玉宁,说话却有些腼腆。
□“体型”应为“体形”。
小编注:体型(somatotype)是对人体形状的总体描述和评定,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体形:人体形状。
:或者枉顾学术道德,篡改文献,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枉顾”应为“罔顾”。
(小编注:罔顾:不顾及、没有顾及。)
: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联动机制,无法做到防范未然。
□“防范未然”应为“防患未然”。
!”》文中:电光火石间,,尔后急速转向,。
□“电光火石”应为“电光石火”。
(小编注:电光石火是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在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那些伴随着电光石火的文字,让一代代读者目睹了“世界制度”的形成与动摇。
□“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用在例句中不妥。
:观众们看到,舞台上有一斜坡,斜坡上盖有粉色的织物,缓缓地,,尔后两位流浪汉从大洞中探出头来。
□“尔后”应为“而后”。
:骆越人写在断壁上的歌》文中:不计其数的黄蜂透过汗衫蛰在我背上。
:受到惊吓的马蜂将他的脸、耳朵、脖子等部位蛰了十几刺,皮肤发肿,奇痒不已。
□“蛰”应为“蜇”。
(小编注:蛰: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入~。惊~。~伏。~虫。~居
蜇:有两个读音和释义:动词zhē指刺痛、刺伤;名词zhé指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
:对城乡结合部的10千伏线路开展夜巡工作。
□“城乡结合部”应为“城乡接合部”。
:假以时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将会涵咏出自觉诚信的社会风气。
□“涵咏”应为“涵泳”。
(小编注:涵咏,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文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
“涵泳”是古人和今人都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但有些人不了解它的来历,常常写成“涵咏”。)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发展历程表明,中美合作是一条走得对、走得通的道路。
□既然加引号引用原文,就当忠于原文。“世上”应为“地上”。
,奉献不能止步”》文中:冒着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隐蔽在冰天雪地里。
□“摄氏零下三四十度”应为“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摄氏”和“度”不应分开。
:有的是时势催产的应景小品,有的甚至是变相的述职报告,虽印成铅字,但无文采,无心灵,不忍卒读,枯燥无味。
□“不忍卒读”应为“不堪卒读”。
(小编注: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晶如先生写信给我说,那篇祭文使他老泪横流,不堪卒读,并寄给我一首题为《昌弟逝世咏怀》的绝句。
□“不堪卒读”应为“不忍卒读”。
,给“为民”加磅》文中:当此之时,地方需要什么样的“舵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官”,社会关注度高,百姓期待指数也高。
□“父母官”用法不妥。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和旧社会阶级观念。
:一向顽劣的小外甥居然对引导师言听计从,摄影师抓拍的照片出乎意料的精彩。
□“言听计从”用法不妥。
小编注:此处不用修改!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已经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其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
□媒体常把“半壁江山”理解成“占了一半”。建议工具书再次修订时增加义项,改为“旧时指保存下来的或丢失掉的部分国土,现多比喻占到事物的一半或多半”。
:智能机器人是当今制造业炙手可热的蓝海。
□“炙手可热”用法不妥。
(小编注: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她们经历的,是中国女足整整16年未染指奥运会和世界杯四强的低谷。
□“染指”用法不妥。
(小编注:染指:指人们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文化传播要更强》文中:国产电视剧《琅琊榜》《甄嬛传》在海外却只能以“白菜价”出售的消息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唏嘘不已”用法不妥。唏嘘: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唏嘘不已:伤心地哭泣难以自止。
(小编注:唏嘘,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唏嘘不已:伤心地哭泣难以自止。现在通常引申为:因为一些遗憾或悲哀的事情而感慨不已,连连叹息。)
此处不用修改!
:欧洲是资本主义和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现代化的起源地。
□“发源地”应为“发祥地”。
(小编注:发源:《现代汉语词典》说:“(河流)开始流出;起源:发源地|淮河发源于桐柏山。”
发祥:《现代汉语词典》说:“<书>一指发生吉祥的事;二指兴起;发生:发祥地。”
发祥地:《现代汉语词典》说:“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黄河流域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
:包括杜克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学府也向这位17岁的高中生抛来橄榄枝。
□“橄榄枝”用法不妥。建议工具书再次修订时,增加新义项。
(小编注:橄榄枝是油橄榄的树枝,橄榄枝象征和平。故事中曾用它作为大地复苏的标志,后来西方国家把它用作和平象征。《·创世纪》记述:“此事发生在2月17日。这一天,巨大的深渊之源全部冲决,天窗大开,大雨40天40夜浇注到大地上。”诺亚和他的妻子乘坐方舟,在大洪水中漂流了40天以后,搁浅在高山上。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诺亚先是放出乌鸦,随后又两次放出鸽子,直到他第二次放出的鸽子衔回橄榄枝后,说明洪水已经退去。)
:这样一个在世界汽车领域享誉盛名的“牛人”,却毅然选择于2008年回国。
□“享誉盛名”可改为“享有盛名”或“久负盛名”。
:记者8日从广西省教育厅获悉。
□“广西省”,错了!
:专家组鉴定结论为:种植田间出现异常系稻瘟病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孕、抽穗期间低温连阴雨,品种本身高感稻瘟病,加上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导致该病暴发。
重复了,去掉“主要原因是”。
拓展:
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生活中,哪些字最容易写错?你是不是会误把“悬梁刺股”写成“悬梁刺骨”?是不是会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
《咬文嚼字》通过审读了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整理出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这些错别字,都是高频错别字,在当代出版物中长期出现、广泛出现、反复出现,具有极大的易混性和顽固性。其中差错率最高的十个字是(括号中是正字):松驰(弛)、穿(川)流不息、渡(度)假村、一幅(副)对联、既(即)使、挖墙角(脚)、再接再励(厉)、谈笑风声(生)、渲(宣)泄、九洲(州)。
生活中,我们容易写错的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
二是字形相似,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三是意义混淆,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
四是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指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五是忽视语文法规,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又比如“大拇指”错成“大姆指”。
小编现在刊发这100个最常见的错别字,以正字的音序排列,括号中的字为正确的字。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家长、同学看看,减少写错别字的机会。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 |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睐 |
61.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起 64.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恐 70.额首(手)称庆 |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76.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
81.弦(旋)律 82.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如猛虎 85.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88.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伏 |
91.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94.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100.做(坐)月子 |
整理推荐:应鸣工作室
【图片及其部分材料来自网络搜索,致谢!版权归原作者。仅用于教学参考。】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