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探讨电视剧《甄嬛传》中香方的真实性及合香配方

探讨电视剧《甄嬛传》中香方的真实性及合香配方


在我国古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皆喜爱香品,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多次出现香品香方,这些香方是真实存在的吗?下面就此探讨一二。


一、百合香 · 百和香

(出自第 20 集:安陵容与甄嬛研制百合香)


初入宫时,甄嬛与安陵容交好,二人闲时照着古籍调制香料。“百合香”就是她俩合力研制出来的一种熏香。


甄嬛似乎很喜欢这种“气味清甜”的香料,在她居住过的棠梨宫与柔仪殿(电视剧为永寿宫)中,数次出现过焚烧百合香的细节,譬如:唯有浣碧侍立在鲛绡纱帷下垂首拨弄着紫铜鎏金大鼎内的百合香(第三十六章);鎏金异兽纹铜炉内燃着清雅的百合香(第六十三章)等等。

历史上百和香的使用见于汉武帝时期。《内传》有云:“帝与七月七日设坐殿上,烧百和香,张罽锦帐,西王母乘紫云车而至。”


《千金方》卷六 百和香

沉水香五两,甲香二两,丁子香二两,鸡骨香二两,兜娄婆香二两,熏陆香二两,白檀香二两,熟捷香二两,炭末二两,零陵香一两,藿香一两,青桂皮一两,白渐香一两,青木香一两,甘松香一两,雀头香半两,苏合香半两,安息香半两,麝香半两,燕香半两。

上为末,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细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冬月开取用,大佳。


二、鹅梨帐中香

(出自第五十六集:甄嬛被封为熹妃,从甘露寺回到永寿宫时闻到安陵容调制的新香料)


据说原香方是南唐周娥皇所制,早已失传,后来被安陵容独家研发,成为完美复刻版。历史上真有“鹅梨帐中香”吗?


还真有,不过首创之人并不是绝代佳人大周后,而是她的夫君、穷极奢欲的南唐李后主。史上记载,李后主的“帐中香方”一共有五种,其中有几种用到了鹅梨,目的是为了借助梨汁而使香气发甜。


江南李王帐中香

配方一:沉香一两,剉如炷大,苏合油以不津磁器盛。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配方二:沈香一两,细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

配方三:沉香四两,檀香一两,麝香一两,龙脑半两,马牙香一分研。右细剉不用罗炼蜜拌和烧之。

配方四: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以鹅梨刻去穰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


——原来安陵容用的是第四种配方。


三、凝露香 · 花浸沉香

(出自第六十八集:端妃揭发安陵容所制的“凝露香”中暗藏的玄机)


甄嬛借刀杀人,借助狐尾百合的花粉混入媚药,把安陵容彻底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因为要掩盖烧艾的气味,安陵容在孕中调制了一种“凝露香”,以鲜花汁子调成,香气清鲜似春日百花上新鲜的露珠,气味滋润、香透肺腑。但香味很重。


鲜花拧出来的汁子有种清苦的香味,能调制出异香亦是难以想象的。历史上没有找到记载凝露香的香方,不过,有一种类似的香料:


李后主“花浸沉香”

采一碗带露水的酴醾、木犀、橘花(或橘叶)、福建茉莉花之类的香花。

装入磁盒,用纸封住盒口,放入甑中,蒸一顿饭的工夫,去花留汁,花汁中浸入剉碎的沉香(以蔷薇水浸最好),放在太阳下晒干。以此反复几次,待沉香透烂止。(蔷薇水,既是纯玫瑰提取的玫瑰香水)


四、欢宜香 · 衣香方


(出自第三十一集:甄嬛请安陵容来分辨欢宜香)


甄嬛失子后,对当日之事始终耿耿于怀。她对自己的骤然小产颇为疑心,便悄悄寻了一些华妃独用的“欢宜香”,请熟悉香料的安陵容前来帮忙分辨,看里面是否藏有玄机。


自幼浸淫在香料乡里的安陵容对此轻车熟路。她借过甄嬛的护甲,铲起一小撮香料,放到鼻尖轻轻一嗅,顷刻便分辨出了其中含有的香料是:青藿(即藿香)、苜蓿、甘松、白檀、丁子(即丁香)、煎香、麝香。


记载中《备急千金方》之 衣香方

配方一:零陵香、藿香各四兩,甘松香、茅香各三兩,丁子香一兩,苜蓿香二兩。上六味各搗,加澤蘭葉四兩,粗下用之,極美。

配方二:零陵香二兩,藿香、甘松香、苜蓿香、白檀香、沉水香、煎香各一兩。上七味合搗,加麝香半兩,粗篩,用如前法。

配方三:藿香四兩,丁香七枚,甘松香、麝香、沉香、煎香。上六味粗篩,和為干香以衣,大佳。


这种衣香方一共有三种配方。细细看来,每一种配方中都含有“欢宜香”的香料,而与之最相近的要数第二种,只是多了一味零陵香。


其实,在这部电视剧中还出现了很多款有记载的名香方,其他电视剧也有香品制作内容,如热播的《花千骨》就有斗香的场面。由此可见,古代香品运用十分广泛,怡情、熏衣、防病疗疾等方面都有香的影子,用香不仅体现的是高雅的生活,还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感谢观看


TB:终宫香坊


源自元代的宫廷香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