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十几年的杀马特转身成网友回忆杀,不是世界变俗而是更包容了
最近看《非正式会谈》,本想看看外国友人们又有什么新梗,却被死去的回忆突然袭击。
有一集的主题是全球杀马特鉴赏大会,当然少不了杀马特COSPLAY。
这夸张的发型,比V抹鼻的土味手势,谁看了不梦回2006…
还有45度抬头忧伤的非主流金句,谁的QQ空间里没有写过两三句。
没想到的是,外国年轻人狂野起来,创造的非主流文化完全不输杀马特。
想不想看能让他们逃到外太空的黑历史?跟着挖酱来。
说到杀马特,不少人认为这是英伦朋克影响了日本视觉系,视觉系又影响了杀马特。
网友:喜欢和不喜欢朋克/视觉系的都沉默了。
先看“鼻祖”朋克文化,他们的特征是身穿打上铆钉链条的皮衣夹克、牛仔裤,脚踏长筒马丁靴。
因为这些夸张的造型,朋克在开始是离经叛道的代表。然而时间过去50年,它反而被消化吸收,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也有不少像《NANA》这样关于朋克乐队的漫画电影,成为一时爆火的穿搭指南。
至于视觉系,说是朋克的“儿子”也不太恰当。
因为它是日本乐队在朋克、华丽摇滚、华丽金属等一系列风格影响下形成的。
日本乐队X JAPAN就是代表之一,戳开体验下视觉系的华丽又乖张。
这么一看,杀马特和视觉系确实有所相似,只是一个成本3W,一个成本300。
如果说视觉系是杀马特的“卿”,那么EMO风可以说是杀马特在欧美有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如果说“洋马特”是丧系风格的话,差不多时期流行的TRUZZI就是现充、洋气的代表。
TRUZZI们喜欢蹦迪、健身房,穿得五颜六色,夸张的眼镜、棒球帽是他们的标配,豹纹或牛仔的低腰紧身裤也少不了。
当时TRUZZI可能是潮人代表,现在回头看,只剩土味潮男感了。
日本有深受西方影响的视觉系,也有因为中西同时影响的暴走族文化。
一方面,他们有着浓重的西方色彩,骑摩托车出行,各种爆炸长发,比法棍还要长的飞机头。
另一方面,他们会在特攻服上绣各种汉字或日文符号。
暴走族在日本影视作品里也不少见,前几年的沙雕日剧《我是大哥大》、热血教师题材《GTO》的男主都是暴走族。
后来越演越裂,有的辣妹进化到全身晒黑,眼周嘴唇涂白。
因为长得像日本传说里的妖怪而被称为ヤマンバ(山姥)。
如果这就是时尚的话,只能说我不懂。
年轻人为了对抗主流文化和生活的苦闷,创造小圈子文化,因为抢眼夸张而出圈,受到大众的否定和打压,渐渐消退。
再过一段时间,又被后来人挖出来,当成集体回忆来怀念,或是进行改良,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杀马特就在走这套流程,最近不少人就梦回2006,回顾当年的非主流文化。
比如当年女生的逛街指定动作,和闺蜜们拍大头贴。美少女们的家里还有没有藏着几张?
只能说当初有多忧伤,现在笑得就有多大声。
有人对此怀念,也有人依然觉得土味怪异,但是越过文化,了解后面的那群人,会发现杀马特也不过是普通人。
这个群体大多是受教育程度不高,14~16岁就进城打工的年轻人。
比如纪录片《杀马特我爱你》的上官红,因为家境贫穷,他13岁时就离开老家去打工,身上只带着200块。
每天都是困在工厂的长时间重复工作,又没有现在游戏、直播、电影电视那么丰富的娱乐。
他们渴望别人的关心,也想对抗生活的苦闷,于是走上了杀马特之路,组成家族互相取暖。
也许他们都有着奇装异服,夸张的发型,一看就不好接近。
再看无论是杀马特有所相似的朋克、EMO,或是日本的暴走族、辣妹风,其实TA们都有所类似,青春期孩子抱团取暖,形成自己的文化。
由年轻人创造的文化,难免会有稚嫩粗糙、不够完善的地方,也可能与大人的想法相悖。
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吸收和融合,昨天被嫌弃的非主流文化,搞不好会成为未来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多一些包容就好。
给非主流文化多一些包容和关注,才能让各种文化拥有更多的空间,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