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 > 煮酒论英雄——戏说中国刑辩江湖

煮酒论英雄——戏说中国刑辩江湖

作者简介

易胜华,北京市盈科事务所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刑事部主任,盈科全国刑事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导师。2013年ALB中国十佳诉讼。

本文根据易胜华2016年8月25日在尚权刑辩论坛微信群“燕山星语”中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由易胜华审定,略有增删。


煮酒论英雄

——戏说中国刑辩江湖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易胜华。今天,应该说这几天,为了准备这次讲座,一直在写提纲、写课件,已经写了一两万字,这还只是提纲而已。我从来没有这样准备一个讲课材料,尤其是今天还要准备其他几个讲座的课件。这个课件是五分钟前才匆匆结束的。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刑辩江湖。我的刑辩经历,可以说是无门无派、野蛮生长的。之所以有现在的收获,主要是借助平台的力量,把握住了一些机会。今天戏说刑辩江湖,是想通过对我所知道的刑辩江湖进行分析,希望对年轻的刑辩有一些帮助。



 

由于我的视野和心胸比较狭窄,加上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今天的交流肯定会挂一漏万。一些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可能没有列入其中,在以后形成正式的文字稿中会作一些修订。同时,这是一个不留口德的发言,不怕得罪人,多年的江湖恩怨,借着今晚做一个了断。我面前放着几罐啤酒,还有红牛。一会儿要是说着说着,喝着喝着,可能睡着了,中途停止,请大家有这样的准备。


 

第一部分 刑辩的派别


 

首先,来聊一聊刑辩的派别。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刑辩是一个整体,交流频繁,除了扬名立万的死磕派,好像没听说过什么其他派别。确实如此,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刑辩派别做一个划分,这种划分肯定是不准确的。刑辩的派别并不分明,很多兼具多种派别的身份。我根据他们的特点,做一个大致的划分。

 

体制派


体制派是指这些在律协担任一定的职务,承办重大职务犯罪案件、有社会影响力案件的指定辩护。他们在公众场合下出言谨慎。代表人物包括:高子程、钱列阳等,这一派别的优势在于几乎垄断了高官辩护的资源,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劣势在于自媒体的场合下经常被批判为“形式辩护”。

 

体制派有半官方的性质。很多积极加入各级协会,一方面可以说明这位在业内、官方获得了认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业务的发展。对于加入律协的目的与动力,我们无须苛求。但是对于热衷于加入律协的年轻刑辩,我有几句话说:

 

律协虽有官方性质,但本质上是为服务的行业组织。年轻加入律协担任职务,当然是好事,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结识更多的同行。但是,如果认为在律协中担任了一些职务,意味着自己比其他同行要强很多,水平高很多,说话可以牛气很多,由此沾染了公职机关不好的官气,这就不好了。这段话,是特别送给郑传锴同学的,你是我今天批评的第一位。希望你不要介意,理解我的苦心。

 

学者派




学者派主要指在高校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做兼职。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包括顾永忠老师、徐昕老师。尚权所的门金玲老师、毛立新老师也可以划入这个派别。虽然说门老师和毛老师偶尔也死磕,但他们主流上还是属于学者派。学者派的优势是脚踏两只船,门徒满天下,学术地位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立法。当然他们也有一定的劣势,例如比较清高,重理论,轻策略,基层司法机关有时不买他们的账,以至于只好死磕。


死磕派


 必须强调一下,死磕行为不等于死磕派。大部分都死磕过,包括我在内。我认为,死磕派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团队,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律所,平时各自为战,遥相呼应,或者临时结成几个人的小团队,转战全国,在遇到影响重大的案件的时候,或者集体出战,或者作为后方声援团队。

 

死磕派中,还存在不同的类型,分为理想型,比如著名的斯伟江、;学者型,例如前面讲到的徐昕老师;还有投机型,杨某某就属于这一类。709事件后,死磕派开始沉寂,令人失落。刑辩江湖上没有死磕派的声音,确实有些寂寞。这个派别的优势在于,令司法机关闻风丧胆,谨慎办案。劣势则是标签化严重,容易激起办案单位逆反心理,自身也存在一定风险。




我对死磕派有一些建议:

 

一是死磕的时候,希望有所创新,而不是传统的几招,如申请回避、静坐、拉横幅、翻跟头、送红薯、联名信等等,这些东西围观群众早已看腻,而且司法机关也早就有了一整套应对策略,很难达到之前的效果。


第二点,有些,我说的是有些而不是全部,党同伐异,拉帮结派,围剿持不同意见的同行,这一点是很不可取的。。同业互敬,也是职业道德的准则。推动法治进步,不是少数几个英雄能做到的。要能够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否则,死磕派除了吸引一些年轻的拥护,在圈子里面可能会越来越孤立。

 

算是死磕派的创始人之一。我认为我和的私交还行。但每当我在网上发表了和死磕阵营某些不一样的观点,这位老哥总是冲出来,不念旧情、不顾私交,追着我来打,有些话说得还比较过分。我们会通过私聊的方式做解释说明,他也知道我不是和死磕阵营过不去。但每当争论又发生的时候,他又跑出来打我。我知道并不是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他是对死磕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打我了,我还怪不适应的。

 

第三点,如果自身不是圣人,那就不要处处以圣人的面貌出现。就事论事,就案子谈案子,没必要对体制、对整个司法机关进行抨击。动不动就将案子提高到正义、,对自己可能有风险,对案子的处理,也不一定有帮助。

 

对死磕,我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以后专门讲讲。我希望这些同行明白,虽然我不是死磕阵营的一员,但是对于你们的一些工作,我深表敬意,对于你们的一些言行,我表示理解。对于你们的一些做法我不赞同,那只是个人看法,是同行之间的切磋,没有敌意。如果你们把我当做敌人,我也没有办法,我还是要坚持发表我的意见。或者支持你们,或者反对你们。

 

勾兑派


 所谓的“男点头哈腰,女打情骂俏”,主要说的就是勾兑派。他们这个派别,对职业形象是很大的一个损害。勾兑派有司法机关资源,或者谎称有资源,以疏通关系作为获得案源和案件较好结果的主要手段。代表人物多如牛毛。他们的优势在于:收入可观,案源不愁;劣势在于:风险很大,毫无尊严。

 

两面派


 有些偶尔死磕,偶尔勾兑,游走于各大门派之间。代表人物众多。近赌远嫖,本地勾兑,外地死磕,属于闷骚型。优势在于:他们在圈子内人缘较好,四处逢源。劣势在于:两面派的属性,导致他们很难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

 

偶像派


 偶像派的文笔好、口才好、颜值高,媒体上经常出现。刑辩的媒体曝光率远远低于民商事,尤其是婚姻家庭,能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刑事较少。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为我的前同事姜志强。偶像派的优势在于:明星效应、媒体资源,能够获得广泛的案源,在办案中获得一定的便利。劣势在于:媒体亮相占用大量工作和学习时间,同时,办案中考虑自己的公众形象而有所顾忌。




逍遥派


 逍遥派不敢死磕,不屑于勾兑,他们对案件认真研究。优势在于:过得很充实,很踏实。劣势在于:案源压力大,在司法机关人微言轻,当事人也经常把他们当成马仔呼来喝去。很多都是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部分 刑事辩护的山头


 

刑辩最高峰:泰山北斗——张思之先生。


张思之先生号称“逢赌必输,诉讼必败”。在我看来,每一个失败的案件,都是他的勋章。这种境界,中国界无人能敌。如果说,中国界还有大,张思之先生就是我心目中唯一的大,是中国刑辩无人能及的最高峰。张先生在界的崇高地位,应该是各方公认的,无论是体制派、学者派还是死磕派。



 

第二座山:少林——京都所田文昌老师


 田老师属于体制派、学者派,偶尔死磕,几乎都不彻底。田文昌老师号称“中国刑辩第一人”,但是他和我们每一位普通的刑辩一样,也有在法庭上被羞辱的经历。听一听田老师被羞辱的经历,我们每一位普通的刑辩都能得到一点安慰。




第一件事是田文昌老师亲口所说的,后来我在其他场合也得到了印证。他在石家庄中院开庭,庭审中与审判长发生言语冲突,差一点被带出法庭,后来紧急喊停,才避免了严重后果。最终这个事情成了一段公案,,寻找是谁的问题。


还有一次,当时我和陈瑞华老师一起吃饭,陈老师收到了田文昌老师的短信。田老师向他诉苦,说陈瑞华老师的研究生弟子,,开庭时对田文昌老师当庭进行训诫,田老师非常委屈,跟陈瑞华老师说:你的学生怎么可以这样。陈瑞华老师对此也很无奈。

 

即使是“中国刑辩第一人”,在法庭上也会受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打压和威胁。田老师的这些经历,不会损害到他个人的声望,只是说明在中国做刑辩,要经历无尽的磨难,尤其是刚刚成长的年轻的。大家需要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不要以为刑辩做到“第一人”就能得到司法机关的尊重。

 

第三座山:武当——京衡所陈有西


说完了少林,肯定要说武当,在刑辩江湖里,谁的山头能够称之为武当呢,我认为是陈有西的京衡所。陈有西借助李庄案一举成名,现在应该是自媒体包括传统媒体上最最最最活跃的老牌刑辩。陈精力异常旺盛,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地,风风火火。




我们在互联网上感觉到,陈有西的语言非常尖刻。但其实,陈在生活和工作中,却是一位很好相处的、朴实的老头。我不知道用“朴实的老头”来形容,他是否高兴。我和陈有西有过几次见面。,我第一次见到陈有西。后来在吉林市和陈的京衡团队合作一个案件,与陈早餐。陈对我说:“我听人介绍,说你做案辩护非常专业,李某某案你后期可以考虑加入辩护”。我表示能力欠缺,难以胜任。前两年在杭州,我和陈的团队合作办理另一起案件。因我远道而来,开完案件分析会后,陈特意推掉其他安排,与我共进午餐,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京衡刑辩团队有不少是我的熟人。司法改革启动以来,京衡刑辩团队储备了大量从公检法辞职的人才,后劲十足,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可能是陈过于忙碌,一些工作显然只能交给团队去做,挂上他的名字,然后由陈把关,偶尔会出现文件质量和陈的水准有差距的情况,这也是刑辩无法克服的困难。

 

我对陈有西的建议是:尽可能减少个人亲自办理的案件,重点推出京衡团队的骨干,避免自己过于劳累。京衡团队完全依赖于陈有西的知名度,对于未来的发展不一定有利。现在到了把后备的人才往前推的时候,因为陈有西的知名度已经达到了顶峰,无须再保持热度。建议陈将一些抛头露面的事情,交给团队里面能力比较强的中年骨干,比如王军,沈国勇。

 

第四座山:峨眉——尚权所张青松


终于要说到峨眉,我把它献给尚权所张青松。张青松是“京城四少”里面,我接触得最早,走得最近的。我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就结识了张,张向我伸出了橄榄枝,邀请我加入尚权。非常感谢张青松对我的认可。我对张的评价是八个字:外表冷漠、内心狂热。张青松镜片后面冷冷的目光似乎两把利剑,穿透你的心。实际上,他是想占有你的人。




张青松是中国刑辩中的理想主义者。尚权所这些年为中国的刑辩事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张青松本来应该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但是实际上,他可能是同级别的里面最没钱的一个。

 

张青松对于自己的刑辩理想,很固执,甚至我认为是迂腐。张大哥“只做刑辩”的理念,不但限制了尚权所的发展,同时也误导了很多他的崇拜者。今天说了是来骂人的,我想张也不会介意。在我看来,一大批专业刑辩律所的成立,并不是什么好事。刑事业务发展到今天,与其他专业领域已经难以分割,也需要其他专业领域的一起共享资源,共同办案,例如知识产权犯罪、金融犯罪等等。有些时候,还需要将刑事案件导向民事纠纷,承办应当参与民事案件的办理。如果一家律所确立了“只做刑辩”这么一个绝对化的目标,会对的发展和业务造成非常非常大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很不科学的。

 

曾经多次和张青松在私下聊天的时候,劝说过他改变这样的理念,他貌似听得很认真,一个劲在点头,但是他内心对我的观点也是不以为然,可能是我人微言轻。我认为无论如何,应该向坚持理想的人致敬,只要他的理想不伤害别人,坚持理想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张青松对我是非常爱护的。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和同事一起到尚权所旁听了一次小型讲座。张大哥当时就向我这个无名小辈发出邀请,让我给尚权的讲课,搞得我莫名的惶恐。在讲座之后,张大哥又诚恳地邀请我加盟尚权。我基于个人的考虑,最终还是没有加入,但是我和尚权的骨干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我相当于尚权的编外人员。我在北京这些年,张大哥也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在我冲动的时候,暗中给我提个醒。对此,我感念在心。

 

顺带说说“京城四少”的其他三位。这四位成名于“刘晓庆税案”,我觉得并非侥幸。几年前,“李某某案”的几位承办也想复制“京城四少”的辉煌经历,结果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原因在哪里呢?“京城四少”在办理刘晓庆税案的时候,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社会阅历,这个案件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李某某案件中的几位经验欠缺,但又急功近利,急于成名,他们本末倒置,以至于言行失措,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缺乏心理素质和处世经验,最后弄得一团糟也是预料之中。所以,我对年轻刑辩的建议是,别想着快速成名,还是先打好基础。




我曾经和许兰亭、钱列阳一起录制过很多期的法律电视节目。许兰亭给我的印象是憨态可掬,平时话语不多,总是一副萌萌的样子,节目组的人对许兰亭都是特别喜欢。钱列阳给人的感觉是一副忠厚长者。在录制节目过程当中,经常会爆出一些名言警句。这两位对后辈都是非常随和的。李肖霖是“京城四少”中我唯一没有当面接触过的。我一直在关注着他办理的案件。有机会见到李霄林,应该是可以友好相处、愉快聊天的。

 

京城四少现在已经不年轻了。我觉得都可以改称叫“京城四大叔”。他们也已经在着手培养新的接班人。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在他们培养的接班人当中,有两位非常突出,风头不亚于当年的四少,而且都是女性,我称之为“京城双娇”。

 

第一位是张青松的弟子,尚权所现任掌门人常铮。我第一次见到常铮,是刚来北京的时候。当时是在大成国际中心的电梯里面。因为我刚刚看完常铮发表在杂志上关于央视大火的文章,对她十分仰慕,没想到能够在电梯里面见到女神,恨不得上去献花。我很恭敬地向常铮问好,她正眼都不看我,“嗯”了一声,然后微笑地看着电梯的门。宁可看电梯,也不看我,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暗自发誓,为了以后常铮能够正眼看我,我一定要发奋努力。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和常铮一起坐在辩护席上,为同一个被告人辩护。她找我商量辩护思路,我故意也不拿正眼看她,总算报了一箭之仇。



 

另外一位,是钱列阳的弟子娄秋琴。娄是我的江西老乡,和钱列阳一起承办了很多重大案件,。娄最近有一本书,在刑辩圈里特别火,叫《常见刑事案件的辩护要点》。这本书的销量,据说可以和我的《别在异乡哭泣》相比。我的书是故事书,她的书是专业书。专业书可以卖到故事书的销量,是非常难得的。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笔耕,写了很多高质量的实务书籍,这一点令人十分钦佩,值得学习。我曾经坐过娄秋琴开的车。有一次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会见结束,搭了她的便车。跟她的专业刑辩水平相比,娄的驾驶技术只能算一般。



 

以上这两位女,“京城双娇”的成功,固然有运气较好、得到名师培养的因素,主要还是基于自身的素质和勤奋。无论是常铮还是娄秋琴,他们都是非常勤奋的,个人素质都非常高。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尤其是,尤其是女,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我敢预言,在未来几年,中国的刑辩江湖,京城双娇一定会大放光彩,占据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以前认为,刑辩本来就没有多少愿意做,女生是更不愿意了。不但愿意做,而且做得好,而且还专门做刑辩的女,居然还不少。比如孙晓洋。

 

孙晓洋出身媒体人,办理过很多刑事大要案,只是特别低调。我和她的相识,来自北京律协的一次征文,我提交了一篇关于刑事案件如何阅卷的文章,被律协收录在文集当中,引起了孙晓洋的注意。后来朝阳律协成立,孙晓洋担任副会长。她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加入她分管的争议解决研究会。在朝阳律协期间,孙对我有很多的指导。她当时正在承办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受贿案,孙大姐不耻下问,多次找我一起研究证据和辩护策略,让我受宠若惊。在北京执业的这些年,孙给我不少帮助和关爱。这个圈子,虚情假意的人我见得太多了。孙是一位侠骨柔情的女侠,值得信赖。



 

接下来说说北京以外的女。

 

任洁是北京地区以外刑辩女的代表。我和任洁是微信好友,别的女在朋友圈里晒的是美食、美景、自拍或者是晒娃,任洁晒的是工作,要么是看守所,要么是在办公室加班,我每次看到都会深刻反省。张青松对任洁的毒害很深,以至于任洁在苏州也开了一家只做刑事业务的个人事务所。有一次任洁和朋友一起到我办公室做客,她很虚伪地让我给她提点建议。我之前确实没有听说过任洁,就问是不是她的业务范围主要是江苏。她告诉我,主要是苏州。我毫不客气地说:真正的刑辩应当是“仗剑走天涯”,你在家门口耍耍剑,算什么专业的刑辩啊。没想到这么一句话,竟然把任洁说哭了。提醒各位,以后在任洁面前不能说真话,说点假话哄哄她就行。



 

下面我们还是继续聊聊“刑辩的山头”。刚才我们谈到的是四大名山:泰山张思之先生,少林田文昌,武当陈有西,峨眉张青松。接下来谈的山头很难冠名,我们还是直接以律所或者的名字来表示。

 

康达系


我在说到刑辩流派“体制派”的时候,提到了高子程。在中国刑辩江湖中,康达系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低调地承办了很多重大刑事案件。高子程以刑辩的身份成为北京律协会长,一扫前任会长的娘娘腔作风。关于我和前任会长的恩恩怨怨,由于他不是刑辩,今天就不展开了。但是我一定会写在我的下一本书里。




每次看到高子程,我总会想到汪精卫。,而是说高会长像汪精卫一样,风度翩翩,儒雅俊朗。近几年高会长似乎没怎么办理案件,将很大的一部分精力用来从事律协的管理工作。我希望高会长作为刑辩,在任期内推动对刑辩的权益保障。尤其是改革刑事业务收费的规定。为什么民商事案件收费那么高,为什么要卡死刑事业务的收费?没有任何道理啊。

 

大成系


谈到刑辩江湖,不能不提到大成系的刑辩。我作为盈科的,将大成摆在重要的位置,也能显示出我们的胸怀。大成和盈科,有点像美苏争霸,你追我赶,就为了亚洲第一大所的名号。从刑辩团队的角度看,我必须承认,大成系目前是排在盈科前面的。

 

我到北京执业之前,我师父的证是挂在北京大成所的。那个时候,我知道大成,不知道盈科。当我向师父透露出我想到北京执业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获得了江西省的十大优秀辩护人,应该是可以进大成所了。这句话给我的感觉是,大成所的门槛还是挺高的。

 

大成所的刑辩团队,在钱列阳的带领下,有着很强的实力。尽管后来钱带着他的团队离开了大成,由赵运恒接掌大成系刑事部主任,近年又由翟建掌舵,前些年的基础仍然还在。大成系刑事团队的管理模式,有很多值得盈科学习的地方。

 

我和赵运恒只在一次尚权所的会议上见过面,对赵办理的案件我一直关注。在著名的李某某案中,赵不受干扰,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辩护策略,没有像其他那样趁机沽名钓誉,这说明他的水平和能力,足以担任大成系刑辩领军人物。



 

盈科系


说完了大成,接下来肯定要说到我所在的盈科,这是一对欢喜冤家。盈科是一家年轻的大所,这些年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业内刮目相看。当然也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褒贬不一,这个我们都知道。实事求是地说,盈科刑辩团队的发展没有跟上盈科事务所的发展速度。我作为盈科刑辩的带头人,对此感到非常愧疚。

 

我从江西九江来到北京做,能够有现在的一些的收获,绝大部分归功于盈科的平台。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并不是为了讨好我的老板。之所以当初张青松大哥邀请我去尚权,我没有接受,而现在也有一些谣言,说我要离开盈科了,我也付之一笑,就是因为盈科给我的帮助太多,我没有理由离开。盈科还有我的很多好兄弟,我舍不得离开。

 

我来北京不到一年,就被任命为盈科事务所职务犯罪部主任。半年多以后,又被任命为盈科刑事部主任和盈科全国刑事委员会主任。以我的资历,肯定是不够格的。但是,盈科给了我这么大的信任和机会。刚开始,我确实有着雄心壮志,要打造出中国最大最强的刑辩队伍。我曾经有一个盈科刑辩“315”规划:在盈科数千名中,推出30名刑辩精英、100名刑辩骨干、500名刑辩,组建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最强的刑辩团队,在全国各个重大案件中,都能看到盈科刑辩的身影。

 

虽然我很努力,但我的能力实在有限,但是我的“315”规划进展缓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个都有自己的事业规划,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些事情,只能水到渠成,不能强求。

 

尽管如此,盈科刑辩仍然是中国刑辩江湖不容小看的一支力量。盈科四十家左右的国内分所,将近5000名执业,其中刑辩至少占了一半,他们承办着全国各地的重要刑事案件,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刑辩,例如广州的丁一元、上海的康烨、北京的赵春雨、昆明的杨名跨等等。无论是现有的实力水平,还是未来的上升空间,都是非常大的。盈科刑事团队的分工,已经非常细了,在全国的律所或者刑辩团队里面,像盈科这样把刑事业务像民事业务一样细分为“职务犯罪部”、“财产犯罪部”、、“毒品犯罪部”等等,是极其罕见的。在刑辩业务的细分方面,盈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盈科的年轻刑辩成长迅速,火力很猛。例如盈科石家庄的孙瑞涛、盈科天津的赵正达、盈科杭州的朱卫永,他们参与办理了很多疑难、重大案件,有些案子的影响力巨大,甚至具有推动立法的作用。他们表现得非常低调,不去宣传这些案件,靠这些案件来证明自己的牛逼。我对他们的希望是:打好根基,不要急躁,有盈科这么好的平台,有这样的办案历练,自然有爆发的一天。




我必须承认,盈科刑辩目前还不足以笑傲江湖,但是,我们着眼于未来的盈科刑辩版图。三五年之后再来看,一批老退出江湖,如果他们只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江湖地位,不注意对年轻刑辩的培养,重新洗牌的时候,谁能脱颖而出,还是未知数。我很自信地说,未来的中国刑辩江湖,盈科刑辩必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杀入排行榜前三位,并非没有可能。

 

以上都是着眼于北京的刑辩大山头,我们还是要把视野放在全国各地,谈谈北京以外的刑辩山头。

 

首先,说说上海的刑辩。


翟建毫无疑问是上海滩首屈一指的刑辩大腕。在钱列阳离开大成之后,翟建关闭了自己的个人事务所加盟大成,一方面填补了钱列阳出走后的空缺,壮大了大成所的刑辩实力,同时翟建也借助大成的规模,让自己获得了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业务平台。江湖传说,到了大成以后,翟建的创收一再到达新的高度。



 

对于翟建,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四字箴言“绝不取证”。这也是翟建饱受批评的原因之一。之前我对翟的这个观点是很不认同的。当然,我现在更加不认同。只是我能够理解,翟建明知道这四个字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仍然坚持说出来,表达的正是他的坦荡和对刑辩同仁的满腔热忱。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肯定,而不是简单地批判。

 

再说说广州。


盈科广州的丁一元,在广州刑辩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组建的“华南虎刑辩训练营”,为培养年轻刑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广州还有一位自称“金牙大状”的,曾经在盈科广州待过一段时间,后来自立门户了。说实话,我对于自称“大”、“大状”的,天生就排斥。

 

我们什么时候听到郭靖说自己是郭大侠了?洪七公不会说自己是洪大侠。我们也没有听到过,高子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是高子程高大”,或者说“我是张青松张大”,“我是田文昌田大”,这些话我们都没有听到过。当别人以“大”来称呼你,那是客气,是礼貌,不能当真。我们在微信群或者在平时的交往中,“大”三个字已经变得很廉价了,动不动就听到有人对一个刚出道的年轻说“易大如何如何”。刚出道不久,怎么可能是“大”啊。别人这么称呼你,是一种尊重。如果把自己当成“大”、“大状”,这样称呼自己,那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工作当中,我会听到身边的一些同行说:“我这样的大,怎么可能收费会这么低呢,怎么可能会不收费呢”,“我这样的大,当事人怎么可能安排这样的地方住呢,怎么可能坐高铁二等座呢”,等等。我听在耳朵里面,感觉非常不舒服。拿这个“大”出来聊一下,也是给年轻的提个醒。“大”就像“大侠”一样,是由他人评价的概念,别自以为是了。

 

还有两位地方上的值得一提。


一位是四川卓安事务所的成安。成安低调到我都不知道他办过什么有影响力的案子,但是他的“为你辩护网”,却是刑辩江湖中无人能够超越的伟大成就。我是刑辩江湖的无名小辈,但每年除夕之前,都能收到卓安所寄给我的小礼物,虽然只是几块饼,或者一张贺卡,都非常感动。我和成安在武汉的尚权论坛有一面之缘。当时成安坐在我的身边,他看到我的名牌之后,主动与我攀谈,并送我一本著作。虽然那本书我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拜读,但成安律的随和与礼仪,以及他团队的细心,包括他们团队取得的成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一位则是反面教材。这位我就不说名字了,因为我注意到他也在尚权的群里。他是南方某省会城市的某。这位在该省刑辩的成绩是非常大的,他的律所和他本人,办理着当地各类重大刑事案件,有些案件还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这位深受各级司法机关和政府器重,经常应邀参加各类活动。我和他是微博互粉好友,但是今年年初的一个案件,却让我对他的做法感到失望。

 

可能大家还记得“女大学生坠楼案”,如果不记得案情了,请自行百度。死者家属在微博上发出呼吁后,这起案件的重重疑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后来,这位团队的两位为死者家属提供代理。死者家属在拿到男生家属给予的赔偿之后,对公安机关出具的《法医鉴定意见》表示接受。我从始至终对这个事件高度关注,在得知家属妥协后,我在微博上提出:死者家属既然之前提出一系列疑问,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不能在拿到赔偿之后就这么算了,还要对公众的疑虑做出解释。我同时说明,如果本案涉嫌或者故意伤害致死,那就是公诉案件了,不以被害人家属同意私了而终止。更何况,这个案件已经上升为公共事件,应当对热心公众有个满意的答复,否则以后再有类似事件,大家就懒得关注了。

 

这位随后发了一条微博,认为这是在借助死者炒作,虽然没有点我的名,但是艾特了盈科的老大梅老板,其指向和意图是非常明确的。说实话,我真不需要借助这个案件炒作。我们团队办理的刑事案件,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比这个案子劲爆得多,我们只是不好意思宣传而已,不要小看别人。退一万步说,我就是在炒作吧,你说说就得了,艾特盈科的老板,又是什么意思呢?打小报告吗?这种小报告,出自他人我还不计较了,出自微博互粉好友、大名鼎鼎的某,让我觉得特别不是滋味。今天我说出这个事情,不是要借机发泄私愤,否则也不会掩去这位的真实姓名。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各位同仁,打小报告的行为,真的不是刑辩江湖的英雄做得出来的,没意思。

 

好了,刑辩江湖的恩怨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我们还是进入下一个话题。





第三部分 刑辩江湖的未来


 

刑辩江湖的未来版图


职业刚刚恢复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更有经济条件的限制,刑事辩护版图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区县一级的案件,当事人委托,能够到市里就已经很不错了。到省城去请辩护,已经是很有魄力,也是很有经济实力的。外地当事人到北京上海广州去聘请的,微乎其微,请北京上海以外省份的到本地辩护的,几乎没有。

 

在那个时候,刑辩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除非有些时候是本地人在外地犯事,偶尔去外地开庭辩护,客串一下。由于长期本土作战,这就导致刑事辩护的人脉资源比业务能力更重要,的交际能力比营销能力更重要。

 

随着信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刑辩版图已经被逐步被打破。我对任洁之所以直言不讳,就是基于现在的刑辩已经走向了全国交流,而任洁还停留在、并且满足于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缺乏忧患意识。我在北京执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业务是来自北京以外地区,包括苏州。一些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只要支付能力尚可,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本地辩护,更多是寻求能力强、名气大、背景更硬的来代理自己的案件。一些高质量的刑事案件,比如影响力大、收费可观的案子,往往被来自北上广的拿下。即便本地承接了这样的案子,第一,费用收不起来;第二,随时都可能被当事人换掉。

 

在我看来,刑辩版图被打破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目前还只是高端案件被外地拿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低端案件也有可能被外地拿走。高端案件找北上广,中端案件找省城,低端案件找市区。基层县区的怎么活?我们要有这种忧患意识,不是等别人打上门来,把我们的势力范围占据了,那个时候才想到应对,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我认为,几年之内,刑辩江湖的交流会更加活跃,跨地区办案将成为刑辩主流模式,本地办案的份额将急剧萎缩,只有少数低端案件由本地承办。

 

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除了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做就没有其他选择了。这倒也不是。只要将自己的业务定位于全国范围,身处何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山东的李金星()、陈光武,齐齐哈尔的迟夙生,长沙的杨某某等,不都是在全国范围办案吗?当然,刚才列举的都是死磕阵营的,这不是说要想做全国业务必须死磕,只是这几位广为人知。同时也说明,要想全国办案,提升个人知名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律所的边界也被进一步打破。大型律所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全国各地,搭建起了平台,各地刑辩之间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交流合作。这些都是刑辩版图重建的深刻背景。

 

刑辩既然是江湖,那么武林盟主是谁?关于当前刑辩的盟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是陈有西,有的说是杨某某,有的说是田文昌。在我看来,他们都不是,刑辩不可能有盟主。刑辩虽然是江湖,却是文人。“文人相轻”,谁都没法做这个盟主。就像我前几天听说自己被尚权的文案称为“南极星”,于是很好奇地想知道,谁是北斗星。还好目前没有把这个星给谁,给谁谁倒霉。



 

什么是北斗星?那是指路的星座。抬头仰望北斗星,心中想念。中国刑辩江湖,唯一能够承受这个封号的,唯有张思之先生。虽然张先生可以被冠名“北斗星”,但他仍然不是武林盟主,因为他是世外高人,不理会刑辩江湖的恩怨是非。所以,张先生只能称之为刑辩江湖的“精神领袖”。

 

那么,未来的刑辩江湖精神领袖是谁呢?目前来看,还没有谁能够接过这个担子。我认为,作为刑辩的精神领袖,并不是说你挣钱多、名气大、在律协担任了什么领导职务,你就可以胜任了。精神领袖的唯一条件是,你的人格足以令人仰视。我希望张先生长命百岁,以免刑辩群龙无首。我也希望我们的刑辩大腕们,在挣够了钱和名气之后,早些释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从张思之先生手中接过大旗。

 

刑辩新人如何行走江湖?


遵守江湖规矩


 

什么是刑辩的江湖规矩?除了国家法律、执业纪律、职业道德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西方的一些普世价值,都是刑辩的江湖规矩。如果实在不懂,我们把金庸的武侠小说通读一遍,看看那些大侠们是如何为人处世的,这些江湖人士的规矩用在刑辩身上也是非常合适的。例如:不做墙头草,不打小报告,尊重前辈,乐于助人,不畏惧流言蜚语和公权力的压迫等等,都是刑辩新人在起步之初需要注意遵守的规矩。即使是像我一样,萌生退出江湖的想法,也不能抱着“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仗剑走天涯


 

我们看武侠小说,里面经常提到:江湖上的新人在学成武艺之后,一般都会独自去闯荡江湖,或者拜名师,或者结交江湖朋友,或者挑战江湖第一人,我不是在怂恿大家跟田文昌打架。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段奇遇,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刑事辩护也是如此。现在的刑辩新人,遇上了非常好的时代。现在有很多全国性的刑事论坛、培训班、讲座,这正是刑辩新人游学的好机会。同时,即使是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入很多学习交流的群里面。我注意到,很多来自二三线甚至是四五线城市的,无论年龄大小,有些是老,正是通过这样的培训班、论坛、交流群,展示了自己的风采,结交了很多的良师益友,对于自己的业务提升和人脉拓展,有极大的收获。尤其是外地的,因为人不在北京,没有很高的平台,但是通过这种走天涯的交流,让自己获得了很多的机会。

 

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刑辩新人,在这些交流的场合里,由于自信心不足,或者是性格内向,很少主动与人交流,经常是一言不发,躲在群里,默默地潜水,默默地抢红包。几百人的大群,活跃的总是有限的十几个人,大多数人还是处在沉默的状态,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给各位年轻的建议是,不要怕被拒绝,不要怕说错,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没面子。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我们的每一个积极主动的言语和行动,都是在展示自己,都是在为自己创造机会。如果是你自己错过了机会,你就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运气不好了。你自己不表现出来,谁知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舍弃小利,不计投入


 

这是两个方面,在收入方面舍弃小利,在支出方面不计投入。年轻经济上不宽裕,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总是拿着这个理由作为借口,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们是,再怎么不宽裕,也不至于囊空如洗,多少也有一点。实在不行,找身边的亲友借点钱,也是不难的。

 

所以,如果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那就至少在金钱方面格局大一些。在与他人合作中,舍弃一些小的利益,把这些利益让给他人,腾出时间精力盯着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主动付出一些,付出必有回报,而且回报绝对是你付出的十倍百倍还要多,这是我有亲身体验的。

 

在我创办的网校里,我制订了一个规矩,凡是交流中出现错别字的,每个错字罚一百元,在群里给大家发红包。一开始,这些年轻的叫苦连天,说自己偏远地区,自己还是实习,如何如何。当然,你所说的都是理由,都成立。但是,你就真的缺这一两百块钱吗?我定的这个规则,是为了让你以后养成细心、严谨的习惯。发红包,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你监督,同时也是让大家知道你的存在,能够在一起友好地相处,愉快地交流。哪怕你其实并没有错,朋友来了,用一百块钱请全国各地的小伙伴每人吃个雪糕、烤串,增进一下感情,这是非常值得的事情。花钱不要小气,和同事朋友吃饭的时候,主动买单,或者主动请大家吃饭。格局小,未来的发展空间相对也小。如果你舍不得花一些钱出去,你很难挣到更多的钱,这是我的切身体验。

 

与人为善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做人如此,做更如此,做刑辩尤其如此。对于新人来讲,最欠缺的不是经验,不是金钱,而是人脉。是现在能够帮助我们的人,或者未来不知何时有可能会给我们帮助的人。

 

都是争强好胜的,刑事更是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有些时候为了展示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依不饶,无论对同行、对前辈、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等等。我觉得没有必要。只要意识到我们最缺的是人脉,哪怕他现在是我的竞争对手,我们也可以友善相处。年轻的时候,刚刚出道的时候,不是耍性格的时候。如果不是原则问题,是没有必要分出谁对谁错,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给各位新人还有一点建议,不要过于势利。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去结交。看到张青松是大牌,就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粘上去,满脸堆笑,要去结交。对那些没有名气的人或者处于低谷的人,要么过河拆桥,要么是言语非常冷淡。在我这些年的生涯中,见过很多过河拆桥的人。我认为,即使人家现在帮不上你,不见得未来帮不上。就算他未来也帮不上你,你的势利言行看在外人眼中,那些能够帮助你的人也会觉得你这样的人不值得帮。

 

结束语


刑辩江湖,风起云涌,波诡云谲,几个小时肯定讲不完。我们每个,都在江湖上书写自己的传奇,或者即将书写自己的传奇。我衷心地祝福各位年轻的刑辩。

 

最后送一副对联给各位:

高手在民间,英雄出少年

 

-谢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