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笑傲江湖》第二季收官报告:“素人新喜剧”的内涵与外延

《笑傲江湖》第二季收官报告:“素人新喜剧”的内涵与外延

在明星真人秀节目扎堆和喜剧类综艺“退潮”的双重背景下,东方卫视和欢乐传媒共同打造的《笑傲江湖》在今年9月开播时就取得了2.34的高收视,此后亦维持高开高走,上周日总决赛更冲高至3.31,整季节目平均收视2.47(以上数据均来自CSM34城数据),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四季度的综艺黑马。


纵观总决赛的五强,“欢喜冤家”刘亮白鸽,“默剧小子”张霜剑、“郭德纲儿徒”烧饼曹鹤阳、“偶像歌手”天赐、“哑剧老男孩”叶逢春、马朋,其中既有二人转、相声、脱口秀等传统喜剧形式,颇为小众的哑剧及肢体默剧居然也占了两席。最终的冠军得主并未被所谓的“关系论”所绑架,刘亮白鸽的异军突起,让本季《笑傲江湖》新提出的“素人新喜剧”概念实至名归。


今天,笔者想抛开节目理念模式等角度,仅基于对本季《笑傲江湖》的持续观察,以冠军刘亮白鸽及几位人气选手的采访为切入点,剖析一下“素人新喜剧”的内涵与外延。


“欢喜冤家”刘亮白鸽

默契天成的夫妻档诠释“人保活”



能从162组优秀的素人喜剧选手中脱颖而出,刘亮、白鸽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论形式,两人的表演属于借用了小品故事框架的二人转,说不上标新立异;论搭档,夫妻档的搭配在喜剧舞台上屡见不鲜,既没有弟弟陪离异哥哥来参赛的戏剧性,更没有帅哥美女同台的吸睛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对乍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组合,却有着自己的独门杀手锏。评判语言类喜剧作品的优劣,除了表演所带来的欢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台词的功力。


以央视春晚“小品女王”宋丹丹为例,其塑造的人物和“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等台词都已成了流行文化中的独特元素,直至今日还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而另一位评委冯小刚的“冯氏喜剧”的制胜之道,亦是靠台词制造笑点,将喜剧的讽刺特质以影像方式表达。


在节目中,刘亮、白鸽一个饰演江洋大盗,一个饰演富家小姐,本想靠绑架勒索赎金的绑匪没成想栽了个大跟头,绑到手的富家小姐像复读机一样重复两句话“谁呀”、“咋地啦”,硬是让他没辙。正如宋丹丹对他们的评价,“在喜剧中,重复的力量非常大”。靠着这两句万能的对白,富家小姐让绑匪从一开始的嚣张跋扈,到疲于招架,继而无奈求饶,最后欲认栽脱身反遭死缠烂打,一连串的转折着实令人为之捧腹。


朴素的台词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喜剧效果?郭德纲的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表演分两种,一种是‘活保人’,一种是‘人保活’,你们的表演就属于后一种。”通俗来讲,二者的分野就着落在表演者身上,具有天赋的表演者能让同样的喜剧素材演绎出更加强大的笑果。



尤为出彩的是白鸽。这个浑身上下透着喜感的女选手初赛中首度亮相就引得宋丹丹惊呼:“你要是早出来二十年,就没我什么事了。”两人一路过关斩将,复赛和决赛中,他们的洞房囧事、银发斗气两个表演又在高起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冯小刚现场表示签约意向,并爆料刘德华也要邀请他们拍电影,这两重喜讯称得上是夺冠最好的“加冕礼”。


“默剧小子”张霜剑

独具慧眼的包容让“黑马”脱颖而出


据《笑傲江湖》总导演朱慧介绍,张霜剑是本季节目进组最早的选手。初赛时,他对这场比赛更多的是抱着一种随性游戏的心态,表演中虽然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但整个节目在结构上并不完整。采访中,他对这段表演作了如此评价:“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炫技”。


初赛节目播出的那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完自己表演的张霜剑非常懊悔,“看到自己在电视上的表演非常失望,那并不是我全部的实力。”所幸,3位独具慧眼的观察员在他的表演中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潜质,并对他给予了足够的包容。



渉险晋级复赛后,张霜剑不敢再掉以轻心。在排练厅里,他用比其他选手更多的时间细细打磨作品。复赛及决赛中,“默剧小子”终于华丽绽放,成为一匹十足的“黑马”。宋丹丹即评价:“你让我们眼前一亮,比初赛的节目有很大的提升!”


在《笑傲江湖》的舞台上,张霜剑以肢体默剧收获了无数粉丝。现实生活中,他的父母都是民间魔术艺人,家庭的熏陶让他从小就对魔术产生了兴趣。聊起最早是什么时候立志要学魔术的,张霜剑将其归结于父亲所表演的“印钞机”魔术。后来虽然了解到钞票是父亲提前放进去的,但魔术的魅力自此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大学时,张霜剑选择了影视表演专业,相关的专业训练对他日后的魔术表演及走上肢体默剧的道路都不无帮助。在长期的魔术表演过程中,张霜剑逐渐喜欢上了美式魔术,这一流派强调舞台风范,善于用肢体语言来强化魔术的滑稽效果。4、5年前,机缘巧合下他参加了江苏省杂技家协会举办的默剧培训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过程中,来自美国的专业老师的教学指导为张霜剑打开了肢体默剧的大门。这个培训班每年开一次课,每次张霜剑都会去学。


随着在魔术和肢体默剧两方面的造诣加深,张霜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将两者融合,创造出更具看点、笑点的表演形式。


“有态度的相声演员”张康贾旭明

创新·传承:喜剧的一体两面



长期以来,穿大褂、拿折扇的造型已经成为了大家对相声演员的刻板印象。在这一背景下,张康、贾旭明穿西装、打领带,“一本正经”播报新闻的创新相声的横空出世让很多观察者不由得眼前一亮。夺人眼球的形式之外,更引人关注的是在他们的相声中我们看到了讽刺艺术的回归。


初赛中,张康、贾旭明调侃国足的相声在网上被网友自发疯传,“我们不进球,我们只是足球的搬运工”、“一支足球强队的标志,那就是它的成绩是稳定的。放眼国际足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中国男足。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中国男足专注输球3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等犀利段子都被网友引以为对国足的“批判的武器”。而他们将曹操奉为中国足球祖师爷的理由也颇能体现语言艺术的魅力,“曹操和中国男足的理念是相当一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节目播出后,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热议,张康、贾旭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采访中,他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那段时间我们可以说压力非常大,也一度想过不再演‘新闻晚知道’这种形式的相声。但是仔细考虑后,我们还是决定继续演。”复赛中,张康、贾旭明在延续批评、讽刺的核心创意的基础上,对人物角色设定做了微调,从原先的两名主持人轮番播报调整为由主持人展开对贾专家(谐音“假专家”)的访谈。天价婚礼、“宰客”的景区物价等社会性议题都成为了他们讽刺的对象,表演也得到了冯小刚的再度力挺。


事实上,正如许多老一辈的曲艺评论家所指出的,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形式,相声本身就是讽刺的艺术。从根源上讲,相声是市民文化,需要贴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真正的中国相声其实核心都是讽刺。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让相声的笑果最大化?所有喜剧表演都有特定的场合,同样的表演换个情景笑果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相声来说,剧场演出时表演者与观众在同一个空间近距离照面,一开场少不了先预热气氛。反之,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呈现碎片化,讲究“短平快”,慢热型的剧场风格往往并不适合。这就要求《笑傲江湖》节目组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对所有的包袱进行一番重新梳理,增加可看性,增强戏剧性。


“哑剧老男孩”叶逢春马朋

所有怀抱喜剧梦的人,终将相遇



聊叶逢春、马朋的故事,要先从1983年的央视春晚说起。


在这第一届春晚上,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吃鸡》大放异彩,在当年掀起了一阵哑剧热。次年的春晚上,王景愚与李辉合作的《电视纠纷》与游本昌的《洗澡》两个哑剧同台争艳,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其时才6岁的叶逢春就是在看了春晚之后喜欢上了哑剧表演,并将王景愚视作偶像。从小他就在学校里模仿《吃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童星。


19年前,叶逢春到杭州宋城景区表演,并在那儿遇到了同样喜爱哑剧的马朋。因为共同的喜剧梦,两人自此一拍即合。但是,在演出市场上,默剧毕竟是一种比较小众的喜剧形式。在采访中两人透露,他们在平时的夜场演出中很难有机会去表演哑剧,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其作为日常表演之余的爱好。对他们来说,每次深夜演出结束后才是学习时间的开始,一起埋头研究世界各国的优秀哑剧表演所带来的兴奋与激动令他们不知疲惫。


原本小众的哑剧为何能在《笑傲江湖》上大放异彩?细究其中原因,可以归结为“素人新喜剧”模式对哑剧的电视化改造。剧场表演时,受制于观看距离和视角等因素,哑剧表演者的细微动作无法被观众一一感知。相比之下,在电视上呈现哑剧具有独特的优势,经由镜头的重新包装,哑剧招牌的夸张肢体动作和细腻的面部特写都能清晰地呈现,表演的张力由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根据网媒报道,正是凭借在《笑傲江湖》上的出色表现,叶逢春、马朋得到了央视春晚导演组的青睐,目前两人正在参加春晚节目审查。或许,时隔33年,当年在电视机前看王景愚哑剧表演直乐呵的小男孩将会有机会踏上偶像曾经站过的舞台,想来不禁令人感慨梦想一直在路上,就看你能否坚持到底。


通过对上述《笑傲江湖》人气选手的观察,其实不难看出,素人中不乏有天赋、有才华的喜剧追梦人,正是这部分人构成了“素人新喜剧”不可或缺的承载主体。对于所有喜剧类综艺节目来说,如何挖掘出这些优质选手,并让他们的才华绽放出更大的光彩是无法回避的难题。在这方面,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素人新喜剧”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完-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近20万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超过五千万人次。

如希望交流,请加传媒圈个人微信号:ggds360,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沟通等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