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好莱坞,为什么越来越难看,奥斯卡,为什么越来越无聊

好莱坞,为什么越来越难看,奥斯卡,为什么越来越无聊

第94届奥斯卡颁奖礼的收视率从九百多万的低位一口气拉升到一千七百万的高位,收视率飙升的图形如果放在股民眼里,那绝对是一场赚钱盛宴。

因此,不管威尔・史密斯的“奥斯卡一巴掌”事后引起多大的争议,奥斯卡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大幅增加是现实。

实际上,有多少人是因为“威尔・史密斯打人”这个爆点新闻才意识到奥斯卡颁奖礼开始了的?有多少人是因为威尔・史密斯才知道最佳男主角是谁的?

数据胜于雄辩,虽然第94届奥斯卡因为这一巴掌使收视率同比增加56%,但如果将时间拉长,你会发现这个数据依然非常惨淡,2014年奥斯卡颁奖礼的收看人群是4370万,从那之后一路下滑到2021年的985万,如果不是威尔・史密斯“救场”,2022年奥斯卡收拾数据也许还会创下新低。

奥斯卡越来越没人看了,是因为奥斯卡越来越无聊了,无聊到什么程度呢,即使在收视人群还维持在4000万时,奥斯卡颁奖礼已经开始“下道”,公然玩儿低俗调侃的梗,目的还是为了拉住观众。

经常下馆子吃饭的网友都知道,好餐厅从来不用拉顾客,人家只需要在门前摆上一溜小凳子就行,但凡饭馆到了需要服务员跑到外边拉顾客时,你就知道这家店够呛了,饭菜品质也好不到哪儿去。

以前的奥斯卡颁奖礼就是摆小凳子的餐厅,现在已经变成了拉顾客的饭馆。

有一天大堂经理和厨师长在门口打架,瞬间围拢过来一大群人看热闹,看完了人群散去,真正进店吃饭的顾客依然没有几个,这就是奥斯卡颁奖礼的现实。

有人将奥斯卡收视数据的窘境归结于年轻人现在只愿意看短视频,这借口显然有点儿想当然了,根据以往的经验,真正喜欢躺着刷视频的主儿,本身就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奥斯卡,两个人群重合度并不高。

别忘了,年轻人看电影和追剧的人数也不少,这部分人怎么也不怎么关注奥斯卡呢?

说白了,奥斯卡只是好莱坞的一个窗口,奥斯卡越来越无聊的根本原因是好莱坞的电影越来越难看。

就跟下围棋一样,当年马晓PK石佛有人看,现在柯洁PK李世石也有人看,要是对阵双方换成张三PK李四,谁看?

奥斯卡以前是从一帮好片里选出经典,现在则是从一帮烂片中选出几个瞅着像回事儿的平庸之作,谁稀得关注。

笔者最早关注那种非译制片的美国电影,也就是需要看字幕的那种原版好莱坞电影,大概是从1993年的《西雅图夜未眠》开始的。

那时候不认识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就觉得这男主长得真是英俊秀气,这女主长得真甜美,然后这故事讲得真是醉人,让人对那种突如其来的爱情心驰神往。

相信这部电影也感染了不少国人,后来那吴什么还和汤唯重现并致敬了一回这部电影,也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

实际上,《西雅图夜未眠》在九十年代初的好莱坞并不算多么经典的电影,国内的网络评价才7.9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个时代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太多了。

《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等,那时候几乎每年老美都会诞生几部牛哄哄的经典大片,一旦被引进我国电影市场,很轻松就能拿到全年票房冠军。

关键是,这些牛哄哄的电影还什么类型都有,那是要场面有场面,要剧情有剧情,要演技有演技,几乎每部电影都能让你翻来覆去看很多遍。

你再看现在的好莱坞,要场面就只有场面,要特效就只有特效,要剧情就是千篇一律,连电影剧本都是僵化的,120分钟电影分成若干段,每段讲什么都是有公式的,只要按照公式将剧情填进去,这就是一部电影了。

为什么李宏烨会提出“公式相声”这种让人觉得非常可笑的概念,这可不是他首创,你看人家好莱坞,连电影剧本都是公式化的,所谓公式相声不过是公式电影的套路。

如果把《西雅图夜未眠》的剧本拿到现在的好莱坞,笔者估计,这个只有最后两分钟高潮戏的电影够呛能进投资人的法眼。

好莱坞的工业化电影曾经是我们羡慕的东西,那一整套流程在我们看来就是专业的代名词,是国内影人们争相模仿的目标。

但是,流水线作业可以带来高效,也会带来思维和创新的僵化,即使是商业片,太僵化了也没人爱看,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的戏,连下饭剧都不如,好歹肥皂剧还有细腻的优点,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很多都是一阵爆米花,吃完了不顶饿没营养还上火。

很奇怪的一件事,按理说既然好莱坞早就实现电影工业化了,那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崇尚原则和标准的地方才对。

但是,实际上好莱坞近些年却变得越来越没有原则,经常屈从于社会面所谓“政治正确”的潮流,黑雪公主、黑人鱼等事儿也能干得出来,电影里也经常为避免各种性别、肤色以及种族方面的争议大改剧本和台词,这无疑会限制艺术的发挥,也会让观众失望。

正常的观众当然不希望在电影里看到歧视,但他们同样也不希望在电影里看到矫枉过正,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难道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非要让汤姆・汉克斯跑到帝国大厦楼顶和小威廉姆斯一见钟情才行吗?如果想这么拍也可以,那就要把汤姆・汉克斯改成一个为了网球可以放弃生命的人,那还能叫《西雅图夜未眠》吗?

电影虽然分文艺片和商业片,但归根结底电影是一门艺术,没有艺术成分的商业片连爆米花都不如,艺术要有前瞻性和引导性,而不是迎合,主动去迎合观众的不叫艺术,那叫生意。

没有艺术追求只为了赚钱的好莱坞,是诞生不了经典电影的,国内电影界同理!

好莱坞是美国的象征之一,不仅代表了美国的工业化水准,也代表了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输出,和山姆大叔的全球战略相辅相成。

巧得很,好莱坞电影最红火的时候恰恰也是老美在世界占据一极的时代,老美的文化就是牛,全球都得仰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世界从一极开始变成多极的时候,当老美的灯塔光环开始逐渐消退的时候,好莱坞似乎没有跟上全球多极化的步伐,依然带着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那必然会产生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结果。

其实,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和中国电影,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电影,都经常会诞生经典之作,好莱坞曾经也多有借鉴,比如《无间道》和《新干线列车爆炸案》等,只是,很少。

现在奥斯卡和好莱坞依然没有全球化的战略,依然关起门来自我陶醉,这就会让全球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一个越来越不好看,一个越来越无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