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上映5天票房未过亿,新人导演邵艺辉:一切为了自己能拍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造过反是不完整的。”“下坡路呀,能走得不顺吗?”“我现在是最好的状态,有钱有闲、老公失踪,不要太灵哦。”
这是《爱情神话》里的台词,类似的犀利和幽默在影片中随处可见。
这部新片以熟龄男女为主角,讲述三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产生的一段交集,道尽成年人的生活和爱情质感;戏里戏外,三个女人一台戏,被视为近年来大银幕上最自如、脱俗的女性群像;主角们的沪语对白,咖啡店、小酒馆、杂货铺等场景,同时呈现出上海的摩登和市井气息。
看完电影,被“灵啊灵啊”洗脑的观众也反手还它一个“灵”,豆瓣评分从开分的8.1一路涨至8.4。只是相对于其叫好之势,它还不够叫座,电影上映五天,票房尚未过亿。
而它的另一个反差点是,相对于被称作梦幻班底的演员阵容: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和周野芒,导演的名字让很多人感到陌生——邵艺辉。在此之前,她写小说居多,还开过公号,曾因一篇名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如今都在干什么》的文章引起过一番讨论。
这也更值得深究,作为新人导演,她是如何创造这出《爱情神话》的?
和河豚影视档案对话前,邵艺辉刚结束一场映后问答,迎面走来时,双手插兜、步履轻盈,素颜但精神。在她的讲述下,从被短暂放弃、搁置到成为FIRST孵化最快的创投项目,《爱情神话》的诞生颇具戏剧性;从类型到内容,很多被观众解读出的深意,其实是自然生发出的妙笔;作为新人,她的导演基本法是,一切为了自己能拍……
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似乎也是邵艺辉的一次“造反”。以下是邵艺辉的口述。
现在很多人问我,“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想填补这个类型?是不是觉得中年女演员市场太小?”其实我并没有想那么多,真那么想着去写的话,不一定能写好。
说实话我最初写的是另一个故事,2019年,过去的一个好朋友找到我,说愿意给我投钱拍一部自己写的片子。我之前在写小说,没法出版,长时间无所事事、颗粒无收,很迷茫,也不缺钱,就是没什么事业上的突破。
我当时也担心自己没经验,但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之前学导演,他觉得做导演比做编剧简单。他这么一说,我就不管不顾了。我说我要写一个中年男子家的大门丢了,他去找大门的故事。他说有意思,这代表中年危机,他丢了门就表示丢了他的什么,有很多意象,他挺喜欢的。
然后我就按这个写剧本,当时写一场戏,这个中年男子跟老白一样,会画画、做饭都没有变过。他去他追求的女生家。家里很破但在外面很光鲜的一个女人,就是李小姐,跟她妈、她女儿住在一起,女儿也是混血,然后老白跟她聊天交流。跟现再拍出来的一模一样。
写到这我发现我喜欢写的是这个。就是男男女女在不明所以地说一些不知所云的话,他们也没有真的在谈恋爱或者调情,但两个人就是很暧昧。其实前面写门有点在硬写了,没那么擅长也没那么感兴趣,写得就不兴奋。我就把门删掉,开始写李小姐,写他俩之前是怎么认识的,写着写着就成了现在这样。
我就想写两个人过去都已经谈过很多恋爱、很有故事的人,如果再在一块儿,会怎么样再去谈情说爱,这可能是我个人的趣味。我身边有很多40岁的朋友,男性女性都有,很多人都没结婚,也挺潇洒的,她们对我的创作也有影响,就是潜移默化地习惯了那个群体。
但我写剧本的时候没有写具体几岁,就光是在写这几个女人是什么样、男人是什么样。男主年纪大一点是想好的,那样才可以生活得很闲散、不用上班,每天“玩物丧志”的感觉。但女生的话我都只是在写她的故事。
我也真没有想到大家看这个会笑那么多,写的时候完全没有把它当喜剧写。有一些我知道可能会好笑,比如那几个女人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的。因为我平时说话就这样,包括过去写的很多文章,尤其杂文。而且我说话总在讽刺,不是讽刺这个就是讽刺那个,他们(旁边的工作人员)天天被我讽刺,但我也总讽刺自己(集体笑)。
写的过程中我代入老白比较多,他的种种行为,买菜、买衣服、买那些打折的东西,都是我会做的。我过去的很多小说也是以男性口吻写的,这样也挺不好的。
再说老乌。他是一个破灭的理想主义者,他自己在家的时候是无法坐下去的,他直面这种孤独和寂寞会很痛苦,所以就老出去吃,每天就在那窗口看谁又在玩呢,我赶紧下去跟他玩一会儿,看上去特别爱凑热闹、特热情,但都是表面的、虚假的东西。
他对世界很失望。他生活的念想其实就是一个虚幻的故事,不知真假,但我觉得他自己相信是真的。有一天那个念想美了,他一下子就是泄了气的皮球。所以当他那么动情地讲完,再发生任何事都会显得特别画蛇添足。
最好的人物只有一条路可走,如果这个人两条路都可以走,这是你的戏有问题了。所以老乌这个人,他如果又能活又能死,这说明前面那些东西分量不够重,如果足够重的话他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他的结局。
初稿写了3个月,写的都是小事,感情类也一直是我擅长的,所以很快。但之前的投资人看完剧本决定不做了,他说这跟你给我说得不一样,压根没有门的事了,太文艺了。但也没什么,我很感激他,人家也给编剧定金了。
我就把剧本放那先回去写小说,写完不能出版我就开了公号,真正的目的是连载小说。不是一下火了吗,看得人多我也写得挺起劲。直到三四个月之后,2020年的FIRST开始了,反正剧本放着也是放着,就拿去参加创投。
这之后就特别快了,它现在是FIRST孵化最快的一部电影。我在西宁上台说了这个项目,当时的评委有现在的出品人陈砺志陈总和马伊琍。说完第二天陈总找我对谈,说想请徐峥来做监制。
徐峥本来只是监制,说服他来演的关键点,除了他没人能演好,还有是我一再跟他承诺会很轻松。因为他一旦接一个角色就要花很多时间去体验,但他现在很忙。我说我这个什么都不需要体验,你戴个假发套就可以上了,像量身定做的一样,虽然他可能做饭没那么好。
也真的很轻松。所有演员每天9点钟收工,走路就能回家了,演员都没碰到过这种事情。我们也从来没熬过大夜,因为上海市中心不让9点钟还在拍,邻居会举报你。
写初稿没想那么多,后来修改的时候发现这些女人写得有一点单薄,因为全是凭感觉和想象闭门造车,一开始也有点刻板印象。我就开始“分裂”,毕竟是双子座,我也得分裂成一些女的。
但最大的修改是筹备期间见了几位女演员之后,她们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很强的,每个人都特别鲜活、特别灵动。我回去又把这个角色改得更像她们,让本人演起来更轻松自如,完全不需要去琢磨该怎么演,正常说台词已经很牛了。
因为我喜欢她们,也想让她们在我的电影里大放异彩,我就愿意把她们的潜能和魅力释放出来,所以有时候会加一些台词什么的,比如“有钱有闲,老公失踪”。
包括蓓蓓,我们开机第一天就是探戈酒馆的那场戏,因为吴越过去的形象都很温婉,大家闺秀,她的脸那么温柔、那么美,当她理直气壮地说出这种“渣男语录”之后就很有反差,你会被她说懵,说好的大家闺秀怎么这样,你一下就被震惊了。
其实我本来的设计也是男方是过错方,人的刻板印象都会这样,后来我站在前妻的角度写了一个人物梗概去叙述这件事,我就很想让她犯错,但她又是特别可爱的人。
因为我发现一旦写前妻,容易把她们写得很完美。我不喜欢塑造完美的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爱情神话》里男的也不完美,完美的角色太多了,尤其是女性,特别不真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搞得我们压力很大。所以这几个女人都是正常人,像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一样,有缺陷,也有优点和闪光的地方。
格洛瑞亚给老白打钱那块,也是在打破刻板印象,要让女人夺回自己的主体性。太多男性觉得女性想从自己身上占便宜,但现在很多女性都是格洛瑞亚这样,不想欠男性的。
他们觉得女性拜金、势利,包括很多女生有这种观念也是被塑造、被灌输的。因为从小看的影视剧里面,老是女的要问男的要车、要房,女人都爱买包,辛苦工作半天就是为了买包,我委屈了,觉得别人看不起我了,就一定要发愤图强买包。
这全都是被塑造出来的。有一批女性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不管是创作者还是观众,她们一方面告诉男性我没有想从你身上搞钱,我们自己可以挣钱。同时我挣的钱也不想买包,可能也买了,但是我不想再说这件事,不想去放大。
初中的时候我很爱看电影,更爱看好莱坞的爱情片,包括美剧《欲望都市》。它们会让女生觉得最开心的事就是谈恋爱,我当时也觉得肯定是啊,电视剧里谈恋爱谈得那么开心,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谈恋爱吗,上学、上班有什么意思。一个是谈恋爱,另一个是买大牌打扮自己,《欲望都市》全都是这种消费主义。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没有跳脱出来,当然影响也没有那么深远,因为我自己也很爱看书或者看别的东西去中和一下。但想法一定是经过转变的,我已经没有明确地记忆具体是什么时候,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参加FIRST决赛和北京首映的时候,我穿了同一条裙子,200多块钱网上买的,没有牌子,只是觉得我穿那个挺好看的,同时也有纪念意义。
其实上海首映我穿的卫衣和牛仔裤,特别随意,作为一个导演也没有必要打扮,让女明星们闪闪亮亮的就好了。但后来发现照片拍出来特别没气质,身边朋友也说你在参加首映就不要穿那个了。就想说在北京的时候打扮一下,所以又找出那件衣服。其实我在家试了很多,也有稍微贵一点的,但都不够好看。
作为新人导演,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就是给出品方、制片方省钱,我都不用制片人说,天天想着省钱。而且我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好要自己拍,那么就降低难度,贵的、知道拍不了的压根不写,大场面的、外滩的我都没写。
电影里很多店都是我朋友开的,里面的群演,那些跟老白说视频的大爷,也都是我生活当中的朋友。开头的话剧就是我大学出过的那本书,其实本来想用我喜欢的一个话剧,但是那需要版权,用自己的不需要钱就用了。
关于节奏和剪辑,说到这就不得不自夸一下。拍的都是能用的,所以拍的时间也不长,一个多月。剪的时间更长,两个多月。
剪掉的戏,有一段是老白和玛雅走在路上,说到了她爸爸的事。还剪掉了一些长镜头,比如老白去杂货铺买东西,本来是长镜头,其实非常好看,但它在整个片子里面比较靠前,我觉得一开始就这么慢观众可能会没耐心,就忍痛剪碎了。
因为我自己不喜欢节奏特别慢的片子,平时我老觉得电视上的人说话很慢。我就只想把事讲清楚,每一场戏完成它的功能,又希望它有趣,不要太拖沓。
饭桌那段拍了四天左右,因为我们9点的手工,所以每天晚上天一黑就赶紧先拍一点,然后徐老师,我是想要他的主观视角,就让他扛着机器边拍边演,他边碰杯边说台词,真得特别牛。但后来我剪掉了。
那场戏的剪辑原则是他们的眼神变化,这些演员的脸都特别有戏,没有台词的时候特能演得让你有无限遐想。就想让大家尽可能多地看到演员的反应,表情和脸。所以只能用快切,比如他跟他说话、他说完去看他,我的镜头就跟过去,跟着他们的眼神剪。
第二场饭桌戏是长镜头,其实一开始会切大家的反应,包括老白还有台词。但后来我觉得不对,没有必要切,大家就是在用情地听着,看一个背影观众也知道这个人在听在思考。
关键是周野芒老师演得那么好,我觉得剪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留住演员最好的状态。他一共演了三条,第一条有点太动情了,老乌忍不住哭了几次,第二条是现在的,我说你一定要说得越随便越好,因为感情太重了,那种东西积压太久,你风轻云淡地说,别人才知道分量。
现在想,它正好跟大家第一次见面吃饭的那场有区隔。从情节上来讲,也能破一下观众的期待,因为观众看了第一场会以为他们又要打架了,那我偏偏不给你看这个打架。
画廊那场戏是临时的,拍的前一天我去落实那场景,看见那正好放了个投影,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影子很感兴趣,我干脆就这样弄了,有了投影再放几把椅子,一个小时内完工。投影弄成红白蓝的,是因为我很喜欢基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开头的话剧也是红白蓝的三个女人。还有一个考虑,其他地景都比较日常,就希望有一个场景可以跳脱出来,人物的台词也不那么日常。
但那场最重要的是,老白一进入画廊不是有一个摄影展吗,墙上挂了很多照片,照片里都是剧组工作人员,从司机、场工到造型指导,基本上每个人都在,投资人也被抓拍了一张。当时美术问我这个展要放什么,我也可以用艺术家朋友的话,但不如放大家的照片,未来能有一个回味。
我觉得拍电影是很自私的事,这么多的人只为完成你一个人的表达,人家凭什么呢?所以我经常会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让这些人去为我干活,每个导演都应该经常问问自己。
我在现场没有喊过一句“卡”,就是喊不出来,因为我觉得特别的粗鲁。这个语言系统是自己决定的。我说“好”,“好”就可能是要再来一条,“特别好”就是特别好。我也不说“开始”,说“可以了,如果演员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剪片的时候听到很多声“好”,都有气无力的。
以后我还是想当导演,之前都是自己在家看电影学的,我时间挺多的,看得也很杂,花十年拍十部烂片和在家看十年的好电影是不一样的。
而且我只拍自己写的,想表达的东西还没拍完肯定不想拍别人写的。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翻拍,我觉得没话想说就不应该拍片。我喜欢昆汀拍的那种,但我目前来说我拍不了,就先拍最熟的。其实我还想拍类似《爱情神话》的,因为很轻松,大家轻松,我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