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鉴剧师(ID:woshijianjushi)
影视作品翻拍是很常见的事,远有海外公司四次翻拍《超人》、近有国内公司三次翻拍《泡沫之夏》。
只是,今年的翻拍剧实在是太多了。据统计,截止目前,有20余部翻拍剧处于正在翻拍或是待播状态。其中,古装武侠剧占据了13部之多。
作为中国特色题材,古装武侠剧曾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金古梁”的作品也因此被一次又一次地翻拍。
2017-2018年立案翻拍武侠剧统计表
(图片为鉴剧师原创,盗图必究)
回看近几年的影视剧市场,不难发现女性观众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可近两年来的爆款大多是覆盖男性观众的剧目,如《河神》《白夜追凶》等。
有研究表明,在文娱消费方面,男性的付费意愿远远超过女性,《河神》《白夜追凶》的成功就充分验证了男性付费市场隐藏的巨大潜力。可是,影视剧市场上偏男性喜好的作品整体来说还是太少。
对于影视公司来说,若想打造男女通吃的爆款,武侠剧这种既可以通过儿女情长收获女性观众芳心,又能够呈现江湖恩怨满足男性观众的作品,自然就成了首选。
在受众广泛这一点上,武侠剧刚好具备了江湖侠客、英雄感,让受众面明显的指向了男性。
《寻秦记》受众分析
而杨过和小龙女、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也给武侠剧拉拢了一大批女性观众。
武侠剧既具备男性喜欢的燃血青春,同时也具备女性喜欢的言情元素。这或是影视公司频频翻拍武侠剧的内在动机。
与其他类型相比,翻拍古装武侠剧具有不可忽视的三大优势。
首先,武侠剧在审核上自带“容易过审”的属性。对于影视剧来说,好的题材就是成功一半,毕竟谁也不想胎死腹中。前有古装剧《如懿传》迟迟未过审,后有现代剧《翡翠恋人》一直没能上线,相比而言,选择古装武侠进行改编,无疑是在审查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二,对于有艺人的影视公司来说,武侠剧可谓是“培养新人”的一大利器。武侠剧讲述的大多是少年意气、挫折成长的故事,故事架构很适合磨练新人演员。今日的巨星梁朝伟、古天乐等众多演员都曾因出演金庸剧而大火,足见经典作品的造星能力。
第三,经典武侠小说“故事成熟,粉丝基数大”,投资风险较小。相对于现在市场上待开发的文学作品来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小说是经过足够市场检验的成熟作品。
比如,得益于金庸本人在历史、文学、民俗、武术等多方面的修为,其作品能做到“上达天文、下知地理”从而建构出一个极具魅力的“童话世界”,这是当下许多畅销网文作家所不具备的。
要想创作一个好剧本,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创作出既文本优秀又受观众欢迎的“好剧本”实属不易,可是,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很少有人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创作、打磨剧本。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翻拍剧”就显得保险划算很多。武侠剧虽几经沉浮,却从未在观众的视线中消失过。
前有黄日华、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古天乐、李若彤版《神雕侠侣》,林志颖、苏有朋版《绝代双骄》,后有武侠剧接二连三的翻拍,从未停歇。
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家,其作品一直在为武侠剧翻拍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同时,在与其他剧集竞争的时候,武侠剧更容易被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所收纳。
通常,翻拍剧同新剧一样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播出方式:卫视独播,网台同播,视频网站独播。
这其中,受政策的影响,一些题材的剧集出于份额限制的原因不会被上星卫视所购买,而武侠剧在这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小。比如,湖南卫视购买的霍建华、陈乔恩版《笑傲江湖》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翻拍武侠剧的先天优势。
另外,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卖给视频网站全版权的好处就是开机前就能拿到部分回款,这也是翻拍武侠剧成为新一轮“风口”的原因之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影视独家的立场。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