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合天宜赶上船了吗?
听故事,有人喜欢HE(大团圆结局),有人喜欢BE(悲剧结局),但从传播角度看,HE、BE都比不上能衍生出更多话题讨论的OE(开放式结局)。
《扬名立万》的结尾便留下了一个“这些人是否赶上了船”的悬念,以身殉道还是善有善报,全在观众一念之间。
11月11日上映,最初数据平台对《扬名立万》给出的预测票房仅1亿。然而随着其口碑浮出水面,票房涨势可喜,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6亿,说一句年度黑马也不过分。
媒体报道中,《扬名立万》的标签更多时候是“剧本杀电影”、“韩寒监制”。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万合天宜唯二主控出品的院线电影(另一部是2015年令其口碑急转直下的影版《万万没想到》。命运转折,皆系于院线电影,可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电影仍独具魔力)。
《扬名立万》的走红将这个已经沉寂多年的内容厂牌带回了人们的视野,也将外界对它命运的判定从注定凉凉扭转为了尚有生机的开放式未来。
“所以当年的万合天宜,真的是在一群拍网剧的小咖里,捞出了一票天才啊。”《扬名立万》的豆瓣页面上,这条短评已收获快3000个赞。
如今媒体盘点微短剧前世今生,多半绕不开早年的《万万没想到》与《屌丝男士》。今时今日,视频应用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却鲜少再有微短剧达到二者的影响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媒介环境天差地别。另一方面,两部剧的主创也确实是草根中的佼佼者。
万合天宜这边,叫兽、老湿、CUCN201(白客与小爱)在合体之前已经是网络红人,直到现在都有很多网友怀念着叫兽的面具时期。刘循子墨、至尊玉的履历中,早年的网络短片也都是关键一笔。
2011年,叫兽辞职北上,与在土豆网结交的范钧、柏忠春一同成立了万合天宜,又招揽了一批同样有着内容梦的“野路子”进来。
2013年,《万万没想到》横空出世,凭借出色的创意、独特的形式、极致的呈现和对受众的精准揣摩很快取得成功,一举创下3天点击量破亿、7天破2亿的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作品。
而后,万合天宜声名鹊起,成为广大年轻人、同期创业者以及资本眼中的明星公司。至2015年底,万合天宜已推进到B轮融资,规模从几十人扩张到几百人。
很多人将万合天宜的命运转折归于创意枯竭或大电影失利,是,也不全是。站在2021回看2015,“升级”来得太快,万合天宜由弄潮到落水,几乎是注定的。
这一年,视频平台都下定决心要在自制上发力,开始拉拢老牌影视公司打造超级网剧。而当时的万合天宜选择以“车间制”孵化项目与人才,打的仍是广撒网与高性价比的算盘。
很显然,与拥有大IP、小鲜肉的独播大剧相比,万合的内容在容纳广告、拉动付费乃至用户留存、吸睛造势上都不占优势,以至于在市场上逐渐边缘化。事不凑巧,与其渊源最深的优酷平台又在那一年卖身阿里,迎来了漫长的“整合期”,无暇他顾。
此外,网生喜剧的突出特点在于讽刺百无禁忌、结合时事玩梗,而先审后播、网台标准统一都令其魅力大打折扣,更加失去竞争力。
面对新趋势,万合天宜选择了适应,将题材扩展到偏女性向的偶像剧,单集时长从五六分钟加长到二十几分钟、四十几分钟。但是可看性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反而越做越是“泯然众人”,加剧了核心粉丝的流失。
2018年之前的影视热钱时代,万物皆可IP,再不切实际的狂想都有人买单、有钱支持。“网剧IP大电影”就是当时一种比较流行的设想。
电影是成熟的变现方式,同时作为第七艺术是许多创作者的梦中殿堂,视频网站也急于讲故事,证实自己的IP孵化能力。几方一拍即合,一批尚不成熟的网红创作者被保送进了电影圈,从短片直接跳到长片、商业大片,结果挨骂的多,成功的少。《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尤其站得高摔得惨,在此之后,大家就不再那么想当然,许多放话要做大电影的都没了下文。
《报告老板!》2016年曾出现在合一影业(已并入阿里影业)的片单中,但与今天的《扬名立万》并不是同一部。换而言之,尽管在硬糖君这样的老粉看来,《扬名立万》中有不少能让人联想到《报告老板》的彩蛋,但它并不算这一IP的衍生大电影。
按照导演刘循子墨的说法,他确实筹备过影版《报告》,只是中途遭遇资方撤资,一切陷入停滞。最后,在日本电影《广播时间》的启发下,他有了《扬名立万》的早期创意,柳暗花明又一村。
《扬名立万》的优点与不足,市面上已有许多解析。但在硬糖君看来,这部影片的最特别之处在于——在“什么是万合天宜内味儿”与“什么是网生喜剧”这两个问题上,它推翻了既有的答案。
关于前者,很多人对万合作品的认知会寄托在叫兽的风格或白客这张熟脸上。然而《扬名立万》既无叫兽参与,白客也仅是片尾客串。
关于后者,硬糖君曾讨论过,周星驰作品中的草根叙事与后现代精神参与塑造了内地的互联网文化,许多网生喜剧人深受其影响,但也因此饱受诟病(《周星驰:在也不在,不在也在》)。《扬名立万》也有致敬《功夫》,但在群像、悬疑等设定的帮助下,终于打出了新意。
当年《万万没想到》的光环太耀眼,很多人会将前后脚推出的《报告老板!》与之归为一类。实际上,两者是非常不一样的作品。
《万万》是将屌丝王大锤放置在各种情境中,看他如何出糗翻车,达到讽刺现象、抚慰观众的效果,有人格、无人物,有主题、无主线。而《报告》讲的是这个四人团队的故事,每一集他们都会围绕甲方某个活儿展开头脑风暴,但即便能想出好点子,最后总要迫于压力推翻重来,遗憾又离谱地收尾。
从与大银幕的适配性的角度看,旁白的语速语气、剪辑与反转的节奏……这些形式与内容同时构成《万万》的喜感。将这些元素都搬上大银幕,对于当时还未经短视频“毒害”的观众为时尚早。但不做保留,又会失去IP特色。
而《报告》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标志性的形式,那可能就是“戏仿”。海内外许多前辈都玩过,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无解。《扬名立万》最后就放了一小段表演浮夸到没眼看的“伪默片”彩蛋。
更重要的是,踩在国产喜剧电影转型的当口,《扬名立万》找到了新的精神内核。
2020年底,小米某高管因为一句“得屌丝者得天下”被群起而攻之。然而“屌丝”这个词最初并没有特别重的贬义,很多网友乐得认领此标签,早期很多网络段子、网络视频正是在屌丝文化强势的基础上产生并流行起来的。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屌丝文化日渐没落,“屌丝逆袭高富帅、打败强权实现梦想、最好再抱得美人归”这种经典套路,如今更适合放在记忆中怀念,而很难再获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信奉。《万万》被搬上大银幕后,很多观众在情感上倒向了马天宇饰演的美强惨反派,而非主角王大锤。
而《扬名立万》相对来说,不像屌丝文化的遗老遗少,倒与如今脱口秀带起来的吐槽文化很是契合。
影片对于女性角色与性别议题的处理也更为妥帖。多数人物,哪怕是只出现了寥寥几场戏的反派,社畜气息都十分浓重。讲究原则、保持愤怒的编剧李家辉反而是一个异类。
最后的胜利不再是改变世界,而是不被世界改变。主角们既没有一举影响到大局,也没有改善自身境遇,只是通过抉择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升华。但可能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这才是能够一击即中的那种、既现实又梦幻的结局。
这是另一条《扬名立万》的豆瓣高赞短评,也是影片流传最广的金句之一。编剧里八神在采访中说,自己写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是一句很特别的话,甚至有些心酸。“这不就是常识吗?”
如果说过去几年由热浪到寒冬给万合天宜、给贵圈留下了什么教训,其中应当包括拍电影与工业化都没有那么简单这两条。当年万合天宜没有实现量产爆款短剧,在自有生态中进行人才孵化的设想,2015年之后也没有明显成绩,让新人郑合惠子与周奇走红的《夏至未至》与《小欢喜》,都是外戏。
而《扬名立万》,稍微了解一下台前幕后,不难看出这是一部主创慢慢磨、观众低期待所造就的黑马,难以复制。
很难说《扬名立万》的成功会给万合天宜带来多么决定性的变化,顶多是让它从被开心麻花超车的那个,变成处境与开心麻花类似。即:此后要不断面对主力分散、青黄不接、口碑维系的期待与拷问。
积极的一面则是,《扬名立万》“人穷志不穷”的创作态度将记忆里的那个万合天宜短暂带了回来。已经自立门户的叫兽和出现在同档期影片《门锁》中的白客,戏外几度为其宣传安利。对于粉丝来说,这些都维持了情怀的完整性。
流失的粉丝回头,外加更多新人入坑,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万合天宜依然有与年轻人站在一起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扬名立万》体现了刘循子墨、张本煜在更多题材、更多角色类型上的可能,让万合天宜终于有了其他“顶流”。柯达在这部影片中依然是最佳绿叶,但很多人都敢说,他的能力并不止于演绎一个快乐肌肉男。
此外,有关这部影片,不可忽视的还有韩寒的监制。从各自的首部院线电影开始,韩寒与万合天宜一直以参投作品或演员出演的形式互动,《扬名立万》的第三顺位出品方也是亭东影业。
这部影片可能是迄今为止双方合作韩寒参与最深入的一部。不仅在微博上为其长文站台,还在自己的春节档电影《四海》的预告片中埋了“扬名立万”的梗(万合艺人周奇也有参演这部影片)。
更重要的是,金句与金句营销是韩寒作品最大的特质,而《扬名立万》在充分保留万合气质的前提下,也体现了这一点。如今在电影圈,老带新、新带新都并不罕见,徐峥、陈思诚这两大跨界导演在扶持新人上都展现出了明确的行动与意愿。韩寒与万合天宜这对组合是否会保持下去,也值得继续关注。
事实上,这些年来,万合天宜曾以各种方式尝试破局。网剧一直在做,最新一部是2020年9月的古风甜剧《偷心画师》;出品与参投、院线与网大,相关电影加起来超过20部;此外还试水过网综、直播。不过,此前最有存在感的还是艺人经纪业务。
那么之后呢?想尝试高配悬疑短剧,市场或许会多一份兴趣;想重回微短剧战场,B站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元宇宙与虚拟偶像今年颇为火热,曾为迪丽热巴与黄子韬打造虚拟形象的次世文化于今年10月完成了A+轮融资,万合天宜2018年曾与其合作过一部“真人+动漫”网剧《戏隐江湖》,至今也有7%的持股。
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技术风口与内容本分,友情乌托邦与公司愿景……能把这些平衡好,对于万合天宜来说,可能才是真正的上岸。